自由投稿
星期四, 3月 28, 2024
Tuktuk,极速新闻!

王家范:美国拒补贴中国新能源制品 能否撼动中国电车行业地位?

推荐 大众观点 国际 中国大陆

中国商务部宣布,针对美国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排除出美国市场电动车消费补贴范围的措施,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进入2024年,世界电动汽车行业格局的变革已到风口浪尖。3月26日,中国商务部宣布,针对美国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排除出美国市场电动车消费补贴范围的措施,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中国被列入美国“受关注外国实体”(FEOC)名单,根据美国《通胀削减法》,自今年1月起,美国消费者购买的新能源汽车中如果含有由“受关注的外国实体”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则无法获得最高价值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生效新规剑指中国

《通胀削减法》是美国国会在2022年8月通过的法案,内容涵盖税收、清洁能源、医疗等领域,旨在缓解国内通货膨胀、降低处方药价和推行环境友好的政策。在新型电动汽车税收抵免优惠上,满足或部分满足资格要求的新型电动汽车可获得的3750美元至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在获取税收抵免的电池和采购要求方面,汽车电池中使用的至少40%的关键矿物必须来自美国或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至少50%的电池组件必须由北美生产或组装。车辆的最终组装必须在北美进行。新车和符合条件的二手电动汽车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金额为消费者过渡到更清洁和更可持续的交通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激励。

此外,一旦新能源汽车包含来源于“受关注外国实体”(FEOC)的关键矿物或电池组件,则无法享受前述税收抵免,无论比例要求是否已经满足。

去年年底,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FEOC中五类外国实体的定义,着重解释了描述较含混的第三类实体——“由受关注国家的外国政府拥有、控制或受其管辖或指示的外国实体”。其中“受关注的外国政府主体”,包括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美国能源部对外国政府主体采取了宽泛路径的解释,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地方政府及其代理,还将执政党、现任和前任高级政治人物(及其直系家庭成员)也包含在内。“外国实体”意涵包括受外国政府主体“管辖”及被外国政府拥有、控制或者受其指示,其控制或影响的具体形式,包括持有25%以上的董事席位、投票权/所有权,或者就关键矿产/电池组件材料进行合同控制。这些限制也将适用于美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的所有生产。但是,在非“值得关注的外国实体”国家(如澳大利亚或印度尼西亚),中国私营公司的外国子公司只要不受中国政府控制,都将被允许。

中国“恼羞成怒”上诉世贸

2024年3月26日,中国以《通胀削减法》将使用美国等特定地区产品作为补贴前提,将中国等世贸组织成员产品排除在外为由,指责美国“不公平竞争”,就美国《通胀削减法》有关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中国商务部称,美国以“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环保”为名,针对新能源汽车等制定歧视性的补贴政策,将中国等世贸组织成员产品排除在外,“扭曲公平竞争,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违反世贸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

同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发布声明回应,《通胀削减法》是美国认真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和投资于美国经济竞争力的一个开创性工具,是我们与我们的盟友和伙伴共同寻求的清洁能源未来的贡献。而中国“继续使用不公平的、非市场政策和做法来损害公平竞争,并追求中国的制造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全球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戴琪承诺,“美国将继续对从太阳能和风能到电池和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技术进行新的重大投资。美国还将继续与盟友和伙伴合作,解决中国不公平的、非市场政策和做法”。

通过《通胀削减法》对中国等FEOC实体进行限制是美国抗衡中国电动汽车、促进电动汽车转型、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一步。不过,这一转型也在美国国内压力下陷入困局。

在汽车行业和密歇根州工人的压力下,美国政府3月20日宣布放宽汽车尾气排放规定,同时把2032年纯电动汽车占新车近7成的目标下调至最低近4成。密歇根州是美国大选中少数关键摇摆州之一,也是传统的汽车工业重镇。如果美国厂商因此无法完成迅速向电动车转型的动向,将使中国企业坐收渔翁之利。

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机遇与淘汰

中国是电动车使用大国,也在电动车的生产领域后来居上,并且主导着电池生产,使全球汽车制造商依赖中国合作伙伴。今年稍早,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去年一共出口了522万辆汽车,其中三分之一是纯电动车。不过,中国电动车行业也面临先天和后天的烦恼。

国际上,美国及欧盟国家早就指出,中国电动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缘于中国政府提供的大量补贴,并就此展开反补贴关税的调查。中国政府牢牢控制着国内电车产业,使外界担忧这种控制将被用于政治或经济目的,扰乱全球供应链。中国控制的许多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基础原材料,也使这种控制可能导致矿物的垄断。中国在电车行业上的主导及垄断地位也可能会阻碍创新并导致价格上涨。

就中国国内说,2024年中国电动车业界也亟需一场变革。今年年初,中国电动汽车降幅加大,1月卖出66.8万辆,环比下降近四成,一些知名大品牌,包括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环比下滑甚至超过40%,引发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降价潮。这显示出,2020年到2023年三年机遇期,使电动车市场竞争加剧,各厂商的生产扩张不断加剧,积累了大量过剩产能,必然导致中国国内市场出现瓶颈期。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日前就表示,中国市场已开始进入淘汰赛,小鹏必须抓住机遇,将更好的技术、高质量的产品批量推出并带到全球,让中国创新走向世界。

紧盯海外市场,已是中国电动车厂商的共识。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相比海外市场转型早,一些在中国市场业绩不佳的企业在海外市场也能大获成功。这使中国各大厂商在巨额国家补贴之下,以低廉的价格加紧抢攻海外市场,也使欧美各国更加严阵以待。

不仅美国正试图以真刀真枪对阵中国威胁,欧盟也暗示在对中国的贸易调查完成之前,对进口的中国电动车征收惩罚性关税。为抗衡中国的主导地位,欧洲多国也为其新能源厂商增加补贴,助推其新能源创新研究。

为反制中国倾销,欧美国家以其人之道换其人之身,实行巨额补贴加贸易保护主义,与中国的做法如出一辙。不过,在苛责欧美政府的选择之前,中国首先要学会什么是自由贸易的公平竞争。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