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三, 8月 31, 2022
Tuktuk,极速新闻!

蘇聯末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因病去世

滚动

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週二(8月30日)因病去世,享耆壽91歲。莫斯科中央臨床醫院聲明提到,他長期臥病,最終不治。各國領袖也對他的離世表達遺憾。德國之聲整理戈爾巴喬夫一生有哪些功過。

(德國之聲中文網)以不流血方式終結冷戰,但仍未能阻止蘇聯瓦解的前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於當地時間週二(8月30日)病逝,享耆壽91歲,各國領袖、國際組織紛紛致上哀悼之意。

根據莫斯科中央臨床醫院,戈爾巴喬夫週二(30日)晚間在經歷了「長期嚴重的疾病」後去世,但沒有提供其他細節。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說,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對戈爾巴喬夫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並預計在31日上午發佈唁電。

俄國官方通訊社塔斯社報導,戈爾巴喬夫將被安葬在莫斯科墓園,與他1999年去世的妻子為鄰。

世界領袖表示哀悼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說,戈爾巴喬夫是「改變歷史進程的獨一無二的政治家」。古特雷斯說,這位前蘇聯領導人為和平結束冷戰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個人都多。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稱讚戈爾巴喬夫是一位「罕見的領導人」,他使世界更加安全。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讚許戈爾巴喬夫是一位「值得信賴和尊重」的領導人,幫助推倒了鐵幕。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說,「他對歐洲和平的承諾改變了我們的共同歷史。」

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則說,他欽佩戈爾巴喬夫在冷戰即將結束時的「勇氣和誠信」。約翰遜補充說道:「在普京侵略烏克蘭之際,他開放蘇聯社會的執著精神是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曾訪華會見鄧小平

1989年5月,正值天安門學潮之際,戈爾巴喬夫與時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舉行了歷史性會晤。這是中蘇關係在1950年代墮入冰點、其後兩國關係和緩後,首次有蘇聯最高領導人訪華。除了鄧小平,戈爾巴喬夫也與時任中共總書記趙紫陽見面。

當時戈爾巴喬夫接受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訪問時說道:「蘇中兩國領導人的會見是一次罕見的事件,在我們和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兩國關係正常化。」

戈爾巴喬夫當時對記者說,對中國、對世界來說,鄧小平是20世紀的一位偉人,也是一位世界級的政治家——文革後,鄧小平把中國帶入了正確的發展軌道,讓人們創造性地工作,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戈爾巴喬夫曾在在1989年5月訪問北京時,正值中國民主運動爆發時期。

永久的遺產

從1985年到1991年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對該國經濟和政治政策進行大規模改革。

戈爾巴喬夫的開放政策允許對共產黨和國家進行過去無法想像的批評,但也使蘇聯各加盟共和國——首先是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然後是其他地區——要求獨立的呼聲更加高漲。

作為最後一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結束了與美國的軍備競賽,並與時任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簽署了《中程導彈條約》削減核武數量。同時,他與西方建立了夥伴關係,掀開了自二戰以來分裂歐洲的「鐵幕」。

這位蘇聯政治家見證了西德和東德的統一,至今仍然被部分的人親切地稱為「戈爾比」(Gorbi)。

1990年,戈爾巴喬夫因爲「在東西方關係的根本變化中發揮的領導作用」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但戈巴契夫擔任總書記期間曾任禮賓司司長的舍甫琴科(Vladimir Shevchenko)也曾表示,「戈巴契夫的時代,是改革的時代、希望的時代、進入無核彈世界的時代,但有一項誤判:我們不夠瞭解我們的國家」。

儘管在西方被奉為偶像,但許多俄羅斯人從未原諒戈爾巴喬夫因其改革而引發的動蕩,認為該國隨後生活水平暴跌,是為民主付出的高昂代價。

對於推動改革迎來慘淡的結果,戈爾巴喬夫曾在回憶錄提到,「國家的危機會持續一段時間,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動盪,但俄羅斯已經選擇自由之路,這是不可逆轉的。沒有人可以再讓它回到極權主義」。

對此,俄羅斯自由派經濟學家格林伯格(Ruslan Grinberg)今年6月30日前往醫院探望戈爾巴喬夫後,曾向俄羅斯國防部轄下的紅星電視台(Zvezda)說:「他給了我們所有的自由——但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對待它。」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转载自 德国之声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