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元谈邓小平第二次被打倒:和毛远新有关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8月02日 转载)
来源:人民网 作者:霞飞
核心提示:1980年7月15日在接受审讯时,姚文元说了这样的话:“批邓时,毛远新经常跑到江青身边商量一些事情。当时主席健在,邓小平主持工作,很多问题毛主席是支持他的,怎么会在毛远新汇报后一下子转过来了?没有人解释过,我也有这个疑问。”
文革中“批邓”宣传画 资料图

本文节选自《毛远新缘何被“保护审查”》 作者:霞飞 载于人民网
1975年11月2日,毛远新在向毛泽东汇报时,又一次谈到邓小平从不谈“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的路线不对。毛泽东听后,决心把他和邓小平之间的分歧挑开,让毛远新出面“帮助”邓小平。毛泽东在这次谈话中对毛远新讲:“有两种态度,一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二是要算账,算文化大革命的账。”毛泽东又一次谈到刘冰的来信说:“他们信中的矛头是对着我的。……清华所涉及的问题不是孤立的,是当前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毛泽东还对毛远新说:“你找小平、东兴、锡联谈一下,把你的意见全讲,开门见山,不要吞吞吐吐。你要帮助他(指邓小平)提高。”
毛泽东对邓小平产生不满,与毛远新是有关系的。对这一点,姚文元也看出来了。1980年7月15日在接受审讯时,姚文元说了这样的话:“批邓时,毛远新经常跑到江青身边商量一些事情。当时主席健在,邓小平主持工作,很多问题毛主席是支持他的,怎么会在毛远新汇报后一下子转过来了?没有人解释过,我也有这个疑问。”
11月2日晚,毛远新就按照毛泽东的意见,把邓小平、汪东兴、陈锡联召集到一起开会。一开始,毛远新就以居高临下的口气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这段时间的路线不正确,在各方面都有“复辟”现象,是否定“文化大革命”。邓小平一开始坐在那里默默地听着,抽着烟,并不讲话。当毛远新再一次重复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三个多月的路线不对时,邓小平把烟熄灭,沉稳而坚决地反驳说:按你的描述,中央整个是执行了“修正主义”路线,而且是在所有领域都没有执行主席的路线,这个话不好说。我主持中央工作三个多月是什么路线,全国的形势是好一点还是坏一点,实践可以证明。邓小平接着说,把生产搞上去,安定团结,是主席的指示,执行这个指示是对的。毛远新见说服不了邓小平,而在场的汪东兴、陈锡联只说些无关紧要的话,会议没法再开下去,只好结束了。
第二天,毛远新向毛泽东汇报了他与邓小平、汪东兴、陈锡联开会的情况。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这种态度是有所预料的,他对毛远新说:“你没有精神准备,他也没有料到,顶了起来。你有理,顺着不好,顶了他,这就叫帮助。”邓小平“要有个转弯”。当毛远新问下一步怎么办时,毛泽东说:再开会,“帮助”邓小平,扩大一点人,让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张春桥也参加,你们8个人先讨论。不怕吵,吵也不要紧,然后政治局再讨论。毛泽东还对会议定了讨论范围和调子。他说:讨论限于“文化大革命”问题,作个决议。“文化大革命”是干什么的?是阶级斗争嘛。对“文化大革命”,总的看法:基本正确,有所不足。现在要研究的是在有所不足方面。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你们8个人先讨论,一次开不好,两次,三次,不要着急。
11月4日,毛远新即召集8人开会。会上,毛远新在传达了毛泽东的谈话后首先发言。他从对毛泽东谈话的理解,说到邓小平的“问题”,指责邓小平否定“文化大革命”。接着,毛远新让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发言。这些人中,除了张春桥外,大多数人的发言根本不涉及争论的焦点问题,而邓小平更是不谈“文化大革命”,他只是强调现在搞生产、实现安定团结是正确的。毛远新见在这个问题上很少有人响应他的话,会议又开不下去了,便停止了。
当日晚,毛远新向毛泽东汇报了会议情况。毛泽东对此十分不满。他指示毛远新:会议还要开,要逐步扩大几个人,开会就是帮助邓小平及大家,互相帮助,搞好团结,搞好工作。他还特意指出:扩大帮助邓小平的会议,不要江青参加,会议的情况也不要告诉江青,“对江青,什么也不要讲”。
毛远新马上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又扩大了几个人来参加“帮助”邓小平的会议。但是,开会时,邓小平一直和毛远新说不到一起,他坚决不说“文化大革命”对,只是说自己主持中央工作时,在一些具体工作中有缺点和错误,但在路线上没有错,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的,把生产搞上去没有错,安定团结没有错。邓小平还表示,自己愿意写书面检查。会后,邓小平写出书面检查,交毛远新转给毛泽东。但邓小平的书面检查,也只检讨具体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谈“文化大革命”的问题。毛泽东看了很不高兴。
本文来源:人民网
(博讯 boxun.com) 16191992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