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宝成 张翠平夫妇联合国上访记(三十六) 请看博讯热点:“麻雀行动”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3月30日 来稿)
今天是3月28日星期四,是我与丈夫田宝成在中国国内寻求公平正义、讨回被流氓掠夺的私有财产及赖以生存的店面无果,而遭殴打、限制人生自由、关黑监狱、失踪及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拘留、劳教、判刑等。在走投无路绝望的情况下,逃亡到美国,来到联合国广场,寻求法律援助和上访讨公道,请求联合国官员和美国政府督促中国政府遵守国际人权公约:依法归还我们的私有财产等问题,已是第三十九天。

俗话说天变一时间,今天纽约上午上空阳光明媚,下午转多云,时不时还下起了零星小雨,但一点也没有影响我们在自由广场抗议的情绪。我们的口号声响彻云霄一浪高过一浪,震惊了马路对面的游客,他们向我们挥手鼓劲,我们也向他们挥手表示感谢。
今天特别来了几位男青年,非常认真仔细的观看我们的横幅,对暴政的横
行个个都感到愤慨,其中也有人说:“我早就知道独裁专制对待自己的百姓是怎样的残酷,法律就是一张空文,所以我们在这里也不想回去了,共产党花费了多少民脂民膏,在这里我们学生里也有共产党安插的监管人员,同学之间不准谈论对中国政府共产党不利的话题,否则回去就关——不用钱谁会帮做这种事?”。对我们到联合国来抗议表示赞赏和支持。
另外又来了一位男士,在我们的横幅前一一观看,并对我们说:“你们这样天天到这里来,谁来管你们啦?我说一点用都没有”。我们大家不约而同地说:“我们不可能一直这样,我们会采取另外措施的,我们更会坚持到底的”。我们各自介绍自己的情况,讲解共产党这帮利益集团无视法律,是怎样抢劫百姓的私有财产,这个人听后连说:“你们讲的话我都不敢听”。接着匆匆离开。
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到联合国广场接待一个又一个来之世界各国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参观我们横幅的游客,不厌其烦的千遍万遍跟顾客讲解中共独裁专制无视法律,肆意抢夺百姓的私有财产,践踏人权的种种罪劣,用我们的事例来让全世界人民看清中共独裁专制的真实面目。我们的横幅早已成为游客们的一道在自由民主国家看不到的仅有的或很稀憾的叫人望而震惊的风景线……!
我们每天和全世界游客说的就是:“中共执政党就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中国70﹪的财富都在官二代的腰包里。 我家这块基地背后的开发商实际就是原中共中央国务院总理李鹏的儿子,现任山西省省长的李小鹏——华能公司”……
中国政府十八后的2013年2月,提出暂停劳教制度的审批。我认为独裁专制体制不灭亡,什么样的制度都是欺骗和空谈——只要他们认为你会给他们造成不稳定因素的,他们就可以随便编一个罪名劳教、判刑你等等……
现在我要通过我家所遭受的悲惨的真实经历一一讲述给全世界人民,中国共产党的一群利益集团是怎样抢劫百姓的私有财产的。抢了百姓的财产还不能要他们还 ,要他们还他们就打你或打死你,关你或关死你、劳教判刑等等……。今天我就来讲讲我们夫妇为了讨回我们的私有财产,是怎样被莫须有的罪名劳教的:
之二十——第二次吃吊拷
接上: 每天就是劳动,除礼拜二、四、六晚上看30分钟上海台新闻外,其它几乎什么都看不到,礼拜一晚上上大课,礼拜三、五每天加班到晚八点, 3月5日我又一次拒绝参加生产劳动抗议他们违法行为再次被她们绑拷在床上。她们在我头颈下部至我的肩下大胳膊处紧紧地拴了一根皮带,腰部一根是连带手拷的,我的身体被紧紧捆绑的同时手也被牢牢地拷在腰得这根皮带上。第三根是在膝盖下面的小腿上,稍微动一点点就会越来越紧钻到肉里,我的腿被磨破至今还留下一块疤痕,这一根让我疼痛得感觉加倍地痛苦,还用两条棉被盖在我身上而且边上塞得很紧,热得我衣服全被汗水浸透。看管我的人24个钟头就坐在我的床边,24个钟头不关灯。每天强制我吃降血压药片,我的血压被降到最低57-100(她们自己报,有很多次量多少我问她们也不说)。见我仍然不屈服,于是从15日开始她们叫吸毒人员经历过三次劳教的陈燕(据说刚出去三十一天又进劳教所,已第四次)开始不让我睡觉,只要我的眼睛一闭就用书或手上拿的汽水瓶打我,或用拳头打我,用手扭我的脸和眼皮,吃饭时用不锈钢勺子打我。整整五天五夜里我没有合过眼,这五天里值夜班的队长(警察)没有进过这个房间任由陈燕打我骂我侮辱我,陈燕说:“这是大大安排的。”(大大指的是姚雪梅)陈燕一边打我一边说:“如果你同意参加劳动就不再打你了,否则就一直打下去,我已是天旋地转,眼花缭乱,看人一个人变成几个人在我床边晃动,感觉整个人身体没有一点分量飘在空中,那种感觉好像没有身体只有灵魂,大脑根本就不能控制自己了,我现在想来都无法形容。我眼睁睁地看着这种非人的对我完全没有丝毫尊严的折磨。恶警们还经常用陈燕来威吓我:“你要是再不服从管教我们还是安排陈燕来看管教你”……!待续……




中国冤民大同盟:张翠平
联系电话:347-925-4778
2013-03-28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19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