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逃亡者的流亡诗歌(之二十一)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3月24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再生之日
作者:华光
1989年4月19日下午,当一个二十多岁名叫华光的青年,在天安门广场写下《碑》这首诗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朗诵完这首诗后,当六四被血腥镇压之后,更因为他对诗的捍卫,对六四的捍卫,他选择了被开除被关押被离婚,他逃出监牢,隐姓埋名,开始了漫长的逃亡。
二十三年来,他用他的诗告诉世界:独裁有罪!写诗无错!六四血债不清偿,他和他的诗,死也不回头!
我们有幸在飘泊的旅途上与他相识,我们为他的诗他的精神而感动而鼓舞。他告诉我们,他是一个精神的流亡者,他的国家伟大得居然容不下一首小诗!在难得的几次相聚时,他用他疲惫而嘶哑的声音朗诵了他流亡之旅上写下的部分诗作,并将这些诗歌制成简易的音频文件,我们很乐意把他的诗以这样的方式陆续的介绍给大家。
再生之日
.
许多人都在争论
心脏与大脑,到底
什么是判断死亡的标准
.
街面上悬浮着
许多行走着的尸体
IUC病区的氧气
救活了热乎乎的粪便
.
我并没有走远
在南部亚州毒辣的密林深处
我空洞的眼窝
警惕地注视着
万里之外的苦难
.
委屈与忧伤塞满肠胃
期待与坚定喂养了我二十一年
我是个营养失衡的孩子
十五分钟的黑暗过后
我在脐血中摸爬而起
没有奶水,甚至
没有感受过母亲带血的触摸
.
我无法借酒
烧开这个曰子
我多么希望
那个生育我的老人
在这个黎明挣扎着醒来
可是,我又错了
我和许多人一样
分不清大脑和心脏
到底什么
是判断死亡的标准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12193400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