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逃亡者的流亡诗歌(之十六)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3月06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黎明的距离(6)
作者:华光
1989年4月19日下午,当一个二十多岁名叫华光的青年,在天安门广场写下《碑》这首诗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朗诵完这首诗后,当六四被血腥镇压之后,更因为他对诗的捍卫,对六四的捍卫,他选择了被开除被关押被离婚,他逃出监牢,隐姓埋名,开始了漫长的逃亡。
二十三年来,他用他的诗告诉世界:独裁有罪!写诗无错!六四血债不清偿,他和他的诗,死也不回头!
我们有幸在飘泊的旅途上与他相识,我们为他的诗他的精神而感动而鼓舞。他告诉我们,他是一个精神的流亡者,他的国家伟大得居然容不下一首小诗!在难得的几次相聚时,他用他疲惫而嘶哑的声音朗诵了他流亡之旅上写下的部分诗作,并将这些诗歌制成简易的音频文件,我们很乐意把他的诗以这样的方式陆续的介绍给大家。
黎明的距离(6)
___黑夜的长度决定黎明的距离
.
一条长街泡在泪水里
有个会在不远处进行
与会者放慢了故作悲伤的脚步
一面殷红的旗帜
为一个传奇写了结尾
.
沉痛让一个人念错了台词
没有人在意,其实
什么赞歌都不份外
只是,那个老人
那个躺在苍松翠柏间的小个子老人
现在选择了沉默,风风火火
他早巳来到鄱阳湖边
.
我们泡在泪水里流着泪水
一个会议在故弄悬乎地进行
漆黑而沉重的音乐
牵动缓慢凝重的面容
而四周,武装带扎紧了解放鞋
鞋子里藏着一触即发的子弹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193470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