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模5以上余震 专家:花莲月内恐再现
(博讯北京时间2018年2月09日 转载)
本报系联合报报导,花莲规模6强震发生过后,截至昨晚10时已发生246个余震,“还要震多久?”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说,昨仍发生多起规模4四以上地震,显示地震活动仍在高峰期,推估未来三周甚至一个月内,还会发生规模4甚至5以上余震。
“又摇了?”成了台湾民众近日挂在嘴边的常见语,且这系列余震中,花莲前晚11时21分发生的规模5.7地震,规模直逼主震,全台有感,是目前最大余震;昨早8时54分花莲吉安乡也有规模4.8余震,花莲盐寮测到震度高达六级,是目前最大的余震。
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代理主任陈国昌昨说,在地震衰减过程中,不会像一般人想像的会从规模5、4、3递减,偶尔还是会有较大余震,但只要余震次数在预期范围内就不必担心。
但他也指出,这次花莲强震衰减确实比较慢,且震源为破碎带的能量释放,过程中偶有规模4.5以上的中型余震,从能量释放角度来看,不见得是坏事;预期余震频繁情形仍会维持一、两天,后续若有逐渐趋缓,再发生较大地震的机率就会降低。
苹果日报报导,从周日首起前震发生以来,花莲群震含主震已有11起规模5以上,观察11起均发生在晚上9时许至翌日凌晨3时许。地震中心强调,此现象纯属巧合,历史资料显示规模5以上地震也会发生在白天。
而天气风险公司依地震中心资料汇整花莲群震震央位置,发现有逐步往南趋势。台湾东部地震研究中心主任张文彦分析,米仑断层明显破裂和错动,周围地层变得不稳定,邻近地震会接连出现,且主震规模越大、余震越多,以1951年花莲地震为例,南方台东随即也出现规模7以上地震,皆属花东纵谷地震系列。
地震中心前主任郭铠纹则以原子弹能量释放比喻提醒,长期观察台湾每年地震得释放相当8颗原子弹能量,前年地震多,能量释放完后,去年到今年约仅释放1.7颗原子弹能量,等于还有14.3颗原子弹能量未释放,虽这些能量不一定会在今年释放完,仍提醒未来还是有更大余震发生的可能。
外界担心余震南偏,是否会触动南边玉里、岭顶等断层。石瑞铨指出,余震数量、规模逐渐变小,加上距离远,推断应不会触动南边断层。
另这次花莲强震成因,外界众说纷纭,究竟是因板块碰撞还是与米仑断层有关,学界各有看法。地震测报中心表示,确切成因仍得持续观察,看起来较像是两个板块碰撞、挤压,造成表面破碎带的地震;跟米仑断层是否有关,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不少学者昨也纷赴花莲勘查,盼能找出地震成因。
来源:世界新闻网
(博讯 boxun.com) 322215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