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视频:如何看待南海仲裁引发中国“抵制美货”潮 请看博讯热点:南沙、西沙争端
(博讯北京时间2016年7月25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博闻社】南海仲裁案一出,中国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多地出现抵制肯德基,抵制苹果的自发群众集会。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的官方媒体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甚至环球时报都做出平息事态的架势,并高调宣称“抵制美货不如抵制蠢货”。
爱国主义在中国是否变味?义和团情节是不是爱国主义? 它的社会心理背景又是怎样,理性爱国又当如何?
博闻社视频今天请到了旅美学者,政治学博士王剑鹰来跟您分析,中国的抵制X货行为的社会学,心理学背景。
嘉宾观点如下:
1,围堵KFC是不理性的,抵制X货长期来看不能带给X国任何损失。
2,中国的极端爱国主义情节有其历史传统,从义和团到红卫兵,再到砸日本车抵制KFC,一脉相承。
3,但这样极端的人是少数的,相信大多数人,包括沉默的大多数的“常识感”。
4,这样的“爱国”青年其实是一种“符号暴力”的心理现象。被灌输,然后被符号所奴役。
5,他们所认为的“爱国”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受压抑之下的难得发泄,甚至获得“高尚感”,这是他们在平时生活中很难得到的。
6,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是一元化哲学思想下教育的结果,因为平时没有辩论,不能形成多元观点的碰撞。无法接近真相。这也是一种专制人格的体现,是由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塑造的。
不改变一元化的哲学体系,不能形成思辨,则这种现象无法消除。最终会落得“一百年过去了,上面坐着的还是老佛爷,下面跪着的还是义和团”的困境。详情请点击收看以上视频。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1611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