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峰:「心脏」不稳 股市经济难有起色
(博讯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 转载)
今天股市重开,大家的问题不是会不会红盘高开,而是会跌多少?是五百点、八百点或是一千点?以过去几天外围的动荡不稳情况来看,今天市况大有机会一面倒大跌,市场及小投资者可得有心理准备,注意风险,不要过份进取或轻率入市捞底。
市场避险陷恶性循环
即使股市跌幅比预期少也不意味万事大吉,因为金融市场近况反映市场信心再明显转坏,随时令金融动荡恶化成另一次重大危机,进而影响已逐步恶化的全球经济。今次环球大跌市的触发点有好几个,其一是油价再次大幅下跌把先前的反弹几乎全数抵销,令油价重回30美元以下的水平。其二是投资者开始担心石油相关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不断有传闻指有大型油气企业因财团可能申请破产保护。其三是担心大型银行对石油企业的巨额贷款可能因油企「出事」而变成呆坏账,影响盈利表现之余更可能削弱它们的资本充足比率及稳定性,从而引发新一轮的银行系统性危机。
事实上过去几天引领股市大跌的正是石油及银行类股份,多家大型国际银行如德意志银行跌幅高达一成,其他如巴克莱、汇控、花旗跌幅也在5%以上。
油价大跌油企财团对其他行业及整体经济当然有影响,特别是投资开支大减将令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但要说油企出事损害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未免太夸张。毕竟,相关贷款占整体银行贷款比率有限,跟楼按、按揭相关产品数以万亿计不一样;即使有部份石油企业贷款变成坏账也只会削减银行利润或令银行由盈转亏,不致出现火烧连环船的系统性危机。
真正的问题也许是金融海啸后引发的信心危机及风险重估(risk reassessment)过程仍未过去,投资者们仍如惊弓之鸟般容易出现集体避险的心理及行动,加剧金融市场的震荡及震幅,形成一个越避险信心越弱的恶性循环,令过去几年不管股市、商品、债券市场比「过山车」还要波动不定,并蒸发大量财富与购买力。
应该看到,银行体系最大的资本、最重要的基础不是有多少资金,而是外界对它有多少信心。市场风平浪静信心满满时,银行借贷积极,资本比率稍低也不是问题,反而可能赢得进取的好评。但当信心脆弱,市场弥漫悲观情绪时,银行即使账面上的资本再雄厚,甚至得到政府官员的公开blessing也免不了挨沽,平息不了出事的「传言」。
就以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为例,该行完全符合巴塞尔协定的资本规范,行政总裁高调向外界表示该行财政rock solid(稳如磐石),甚至向来惜字如金的德国财长Wolfgang Schäuble也开腔力挺,公开说对德意志银行一点担心也没有。只是,官员、CEO越说,股价越跌,更有市场人士认为类似言论反令人更忧虑银行的前景。
金融业经营越见困难
其实,近一段时间金融机构、银行股的表现都不理想,股价辗转回落,跌势在今年更加剧。自从踏入2016年,国际大型银行股价大跌部份都已下跌两成或以上,其中德意志银行大跌近四成,花旗及美银大跌超过四分一。跌幅较少的摩根大通股价也下跌16.5%。这样的弱势不但反映金融业经营环境越来越困难(负利率环境),也显示市场人士及投资者对银行信心越来越薄弱,正尽可能减持相关的投资。最令人担心的是若银行股价持续下跌,市场的信心便会进一步下挫,既影响银行向外借贷的能力,更可能令银行为怕其他同业财政不稳而不愿在同业间拆借交易,令体系内资金紧绌,无法有效运作,最终令个别实力稍次或借贷过多的银行出现财困,引发另一次系统性危机及风暴。
金融海啸已过去七年有多,但引发的信心危机显然仍未过去,近期并正重新加剧,矛头直指银行这金融经济「心脏」。只要「心脏」继续转弱及跳动不畅顺,未来一段日子不管股市或经济都难有起色!
来源:苹果日报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11105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