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峰:人民币贬值将带来「完美风暴」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8月13日 转载)
人民币忽然贬值,汇价在星期二下跌2%,昨天再继续下跌,离岸价更一度再跌3%,后来才稍为回稳。今天开市后人民币汇价是牛皮还是再跌谁也说不准,因为人民币汇价跟内地股市一样由「国家队」操盘,短期舞高弄低没有章法或理由可言,跟基本因素没有多大关系。但中长期而言,人民币汇价持续贬值已是难以避免,这对亚太区以至香港经济稳定都将带来巨大冲击,从企业到投资者到市民都不可不防。
内地官方及官媒对人民币汇价下跌提出了不同解释,包括为汇率改革及开放资本帐做准备,把人民币中间价跟离岸价的差距收窄。人行方面更强调今次贬值是正常波动,人民币不会持续贬值。市场人士及非官方学者则认为贬值是要改善出口,减低经济下行压力。从这大半年的经济形势及内地政府暴力救股市等动作来看,人民币今次贬值显然是为了救出口、救经济,重振市场及民众对经济的信心。
但是采取「货币战」策略对内地出口帮助极有限,反而可能掀动走资潮,令内地资金更紧绌,进一步打击经济表现。
为什么说人民币今次贬值救不了出口呢?首先,外围情况其实相当恶劣,发达国家之中只有美国经济稍为像样,其他如欧元区、日本都需要外力、出口提振经济。可是今时不同往日,美国已不可能成为全球唯一买家及以一国之力吸纳各国出口,人民币贬值所能争取到的额外出口份额将少之又少,对大局没有帮助。而且,除了美国、美元以外,大经济体的货币都在贬值,欧元、日圆已在低位,其他新兴国货币如坡元、印尼盾等已跌至五年新低,并正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进一步下跌。换言之,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只是其他货币跟随贬值,人家货币在市场力量推动下只会贬得更快更多,无形中抵销了人民币贬值的好处,令内地企业一无所获。
难以扭转出口跌势
此外,内地生产成本经过多年工资增长后已相对昂贵,低档产品竞争力不前,即使贬值2-3%也无补于事,敌不过越南、孟加拉等的「血汗工厂」。高档产品方面中国货品质素欠佳早为消费者诟病,某些国家甚至出现排斥「made in China」货品的情绪。也就是说,人民币贬值不管对低档、中高档货品的销情都没有帮助,也难以扭转出口的跌势。
更可怕的是,人民币贬值会带来「走资」、撤资的风险。这里说的走资不仅是外资撤走,更多的可能是内地企业加快把资金搬到海外以对冲风险。应该看到,过去几年特别是金融海啸后资金涌入内地有相当原因是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港人固然持有万亿人民币存款,内地企业也尽可能减少手上外汇以赚取升值的好处。现在预期改变,人民币不再只升不跌,任何负责任或正常的企业及经营者都会减少手上的人民币,增持外币特别是强势的美元以作对冲,减少风险。
一些倚赖外资、外来资源的公司更有必要尽量减少持有的人民币以免成本增长过快及造成亏损,再加上少数投机者或有关系人士上下其手,借贬值动作赚取巨利,减持人民币的情况将会比政府预计更严重,资金撤出数量将会更多(情况就像政府暴力救股市后一样),令内地资金链拉得更紧,资金供应更紧张。要知道内地年来最大的经济隐忧正是资金链断裂,中小企借贷困难,经济总需求疲弱,一旦走资加剧,实体经济的资金流将更紧张,中小企能否熬得住成为大疑问,并变相加剧内地经济放缓的速度。
人民币贬值除了为内地经济带来不稳及冲击外,对区内新兴经济体以至全球经济冲击也不容低估。在中国带头贬值下,其他倚赖出口的新兴市场肯定面对贬值压力,令她们的外债特别是美元债务负担加重,甚至可能因此出现债务危机;即使不致出现像97、98年亚洲金融风暴那样的骨牌效应,但经济放缓甚至收缩已是无可避免。
或迫使联储局延后加息
而在全球经济方面,人民币减息大有可能迫使联储局延后加息步伐以免美元汇价过强,削弱经济增长动力,而其他主要货币如欧元、日圆、英镑则为了跟人民币竞争而同样下跌,商品市场、商品货币更会大幅波动,形成强烈震荡,令疲弱的全球经济更添不稳定因素。
至于香港,由于联汇制度兑美元不可能贬值,本地货品、服务价格将显得越来越昂贵,游客人数及消费减少已是无可避免的事。最令人担忧的是香港再次成为「提款机」,任各方减持港元资产以调资回国救市,令港元资产大跌价,就像亚洲金融风暴时的情况那样。到时候超高楼市将成重灾区,令本地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亚洲金融风暴令香港陷入七年困境,今次随着人民币贬值带来的风暴破坏力也不能低估。
来源:苹果日报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63115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