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峰:亚洲四小龙都在重写历史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8月07日 转载)
(资深传媒人 卢峰)

■台湾教育部修改历史科课纲,结果惹来部份民众不满,要求政府撤回。资料图片
决定修改课程特别是历史科教材的时候,台湾国民党政府大概没有想到会闹出这样大的风波,更没有想到会有年轻学生为了反课纲连自己的性命也牺牲掉。撇开当中的政治考量及政党介入,如何撰写、编写、改写历史从来是烫手山芋,随时演变成重大政治事件,甚至引发冲突。欧洲一战以后大量新生民族国家涌现,重写历史过程就停不了,波兰人追溯它们中世纪的辉煌,罗马尼亚人则尽量把自己跟罗马帝国拉扯上关系。二战后独立的新生亚洲国家同样有类似的过程,而且直到现在仍在争议角力中,远没有达到有共识的地步。其中最棘手的是如何处理、面对被列强包括日本占领时期的历史。
就以今次「出事」的台湾历史科纲要及教科书为例,日本甲午战争后占领台湾,带来了殖民统治但也让台湾尝到现代化的「甜头」,让它从原来远在中国边陲不受天朝重视的落后海岛变成相对现代化的地方,并享有比中国内地更完善的基建,更稳定的生活,更多的教育机会。台湾较现代的铁路系统、道路设施、水利······等就是日本占领时候建造的。相反,在清朝治下,台湾形同「孤儿」,政治中心根本毫不理会,没有投入什么资源建设海岛或改善岛民生活。两相比较下,部份台湾人对日本占领时期持比较正面甚至欣赏的态度就不足为奇。但从中国正朔的观点来看,土地割让予外国肯定是丢脸的事,也是得拨乱反正的事,必须着重说及被占时期的阴暗面,如何民不聊生,民众如何盼望「王师」重返及重建秩序。这样截然不同的观点如何调和,如何找到更多共同点实在是难事。再加上近年中国崛起,对台湾构成相当政治压力,情况便更复杂,对台湾历史找共识变得更困难。
台湾写历史变成重大政治问题,其他小龙其实也好不了多少。以南韩为例,二次大战后日本撤出改由美国代管的年头已有不少人特别是长期跟日本殖民统治对抗的人感到不是味儿,认为美国非但没有纠正历史的错误,反而重用那些原来跟日本政府合作,配合它高压统治的人,委任他们负责地方管治,这种重用Collaborators(同谋者)的做法扼杀了抗争者的贡献,变相延续了殖民统治,打击了自决的力量。到韩战爆发,北韩军队长驱直进,差一点就统一朝鲜半岛,只是在美国强烈介入下才功败垂成,并令朝鲜半岛自此长期分裂,成为冷战最前线,到现在依然是最动荡、最危险的地区。对这些人来说,美国不是解放者,而是令韩国一分为二及深陷于冷战体系、思维的罪魁祸首。这样的分歧同样在折腾着南韩社会,并成为不同政治阵营的重要分界线。
势再成争议焦点
新加坡、香港又是另一个故事。这两个城市都受英国殖民统治多年,但它们的主流民意对这段时期的管治却是肯定的多,反感的少。在香港甚至出现一种恋殖思潮,对英国管治的肯定比回归前更厉害。新加坡尽管已独立五十年,但在它的历史传承中,英国管治时期同样受到肯定,从建筑物到地名到博物馆资料都保留着大量「英侨风」。
如何写历史不纯粹是学术问题,跟政治状况及变动关系非常密切。际此亚太区政治形势快速变动之际,历史问题再次成为争议焦点实在不足为奇,毕竟大家脚下的板块都在动,站的位置不同了,看法自然不可能不变。
来源:苹果日报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54082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