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峰:德国该听听哈伯马斯的诤言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7月20日 转载)
(资深传媒人 卢峰)

■不少希腊民众不满德国及欧洲的紧缩救助方案,雅典街头近日更有骚乱出现。资料图片
上星期跟朋友饭局,酒过三巡后谈到希腊债务危机,五人中四人说「唔撑」希腊,支持德国,有好友揶揄我可能是本地最撑希腊、最「反」德国的评论者,还笑问德国领事馆有没有找我澄清澄清。德国是言论自由的国度,当然不会介意被批评,何况我的笔没有多少影响力,德国领事馆的人才不会费神留意。
话得说回来,一些支持希腊批评德国紧缩政策不合理的学者委实收到不少来自德国的「愤怒」回应。著名经济学者Paul Krugman在网志透露上星期收到大量来自德国的抗议电邮,指他偏袒希腊,无视德国已付出更大努力支援希腊。另一位美国经济史学者Jacob Soll也在《纽约时报》撰文谈到他在一场欧债学术会议中如何被德国学者「围攻」!
我当然不能跟Krugman等学者比肩,但德国在处理今次希腊债务危机中的表现委实令人失望,既没有显示出大国的慷慨与风范,也没有表现出领导欧元区该有的高瞻远瞩,更完全无视别国过去的慷慨及历史教训。
首先,欧洲之所以从共同市场变成欧盟再演变为欧元区是因为各核心成员包括德国希望欧洲不断向一体化迈进,变成一个真正的政治、经济同盟,把国界真正打破。既然要走向一体化,成员国之间互相支持、支援是应有之义。但德国在过去几个星期做的却恰好相反,非但无视希腊深重的债务危机,无视希腊国民透过公投表达的期望,反而肆意运用本身的雄厚财力及政治影响力提出众多不合理的要求,旨在把希腊变成欧元集团特别是德国的傀儡,国家大政都由德国等债权人主宰。假若希腊政府不接受,就威胁摧毁它的银行系统,把它逼出欧元区,任由它陷入人道灾难中。像这样的做法用在宿敌世仇当然不稀奇,用在紧密盟友希腊(同为北约、欧盟、欧元区)身上却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吧!
赶尽杀绝换来更大祸害
有人说,德国在过去两轮救助方案中出力不少,自然心中有气,想来个撒手不管。可德国不是唯一出手的国家,欧元区其他大国法国、意大利同样出资不少,它们可没有那份去希腊而后快的怨恨。而且,救助方案大部份资金其实都用来还债予德国、法国及其他欧洲主要银行,让他们不致爆煲。换言之,援助有相当程度是个互利的安排,并非仅仅希腊得益。
此外,历史经验在在说明,把对手逼入墙角,赶尽杀绝换来的是更大的祸害,数倍的报应。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一战后的《凡尔赛和约》,当年战胜的盟国如英、法、意坚持要德国付出天文数字的赔款,变相令德国永不超生。当时不过是技术官僚的经济学家凯恩斯(JM Keynes)早已预言盟国的不仁必将招来报应,埋下战争种子。果然,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的德国志切报复,最后迎来了纳粹主义及二战浩劫。到战后,多数历史学家都认同,要是战胜国等能慷慨一点,把眼光放长一点,德国大有可能不走向极端,二战将可避免。德国当年既然身受其害,知道「赶狗入穷巷」的坏处,怎么它不吸取教训,反过来对希腊穷追猛打呢?不要忘记,德国在一战是侵略国,不但出兵侵犯中立的比利时,还把法国北部变成一片焦土,久久不能复原。若果大家批评法国要求巨额赔款无理,认为法国在不慷慨惹祸,希腊可没有对谁侵略过,也没有损害德国一寸土地,它希望德国慷慨一点令它不致走上绝路有什么不对呢?
德国当代最负盛名的思想家哈伯马斯(Jurgen Habermas)上星期接受传媒访问,狠批总理默克尔的强硬政策正摧毁历代德国总理在欧洲建立的功业、声誉,那种「霸权」(hegemony)态度更教人心寒。他又认为,德国所坚持的紧缩政策在经济上是站不住脚的。也许,默克尔该听听这位大师的话而不是像掌柜般只看着自己的一盘账。
来源:苹果日报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69122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