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峰:美伊修好的前世今生 奥巴马重整外交布局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7月17日 转载)
(资深传媒人 卢峰)
根据《纽约时报》资深记者Stephen Kinzer年前写的《All the Shah's Men》,美国跟伊朗本来不仅不是死敌,还大有可能变成合作的好伙伴,因为美国过往从来没有侵略、奴役伊朗,也不像英国、苏联那样怀有领土或资源野心。但一场由少数CIA特工加上杜勒斯兄弟(Dulles Brothers)策动的政变彻底改变了美伊关系。 1953年这场政变,CIA加上英国军情六处(MI6)特工合谋推翻了民选首相Mossadegh,扶植巴列维国王掌权,让他独揽大权,他随即透过秘密警察打压伊朗人原本享有的集会、结社、新闻自由,令伊朗变成君主专权国家。
这种专制招来伊朗人反弹,他们透过宗教特别是霍梅尼的什叶派原教旨主义作为反抗专权的依托,最终在1979年爆发伊斯兰革命,推倒巴列维王朝。自此,支持巴列维的美国政府被视为「撒旦」(the Great Satan),伊朗革命卫队更冲入美国大使馆胁持人质,把卡特总统弄得焦头烂额。
人质危机经过四百多天后才结束,美伊自此成为世仇宿敌,美国用尽方法围剿伊朗,包括八十年代鼓励伊拉克强人萨达姆进攻伊朗,弄成一场死伤枕藉的两伊战争。九一一后乔治布什则把伊朗说成是邪恶轴心(Axis of Evil)之一。
兜转了六十多年,美伊不但坐在谈判桌上,还终于达成了限制核武发展协议,西方特别是美国不再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伊朗则开放核设施包括军事上的核设施让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随时查验。这样的转变不能算不大,对中东局势也肯定有重大影响。
奥巴马重整美国外交布局
从美国方面来看,今次积极跟伊朗谈判以至最后达成协议反映的是奥巴马政府进一步重整过去五十年的美国外交布局。在奥巴马上台以前,美国有好几个「死敌」,包括古巴、伊朗、北韩等,奥巴马上台以后致力打破这种旧的框架,尽可能增加美国外交政策的弹性,改变过时的「敌我」思维,以美国的实际国家利益处理老对手的外交关系。跟古巴破冰,重建正式外交关系固然是一大改变,跟伊朗达成协议,打破彼此的敌对关系是更重要一步。
尽管达成协议不意味美伊关系将迅速正常化,但敌对形势肯定大减,两国直接军事冲突的机会立时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可以在以色列、沙地阿拉伯、伊朗之间搞平衡,不必像现在那样单单倚赖前两者。要知道伊朗及它的代理人如哈马斯、真主党有相当影响力,再加上伊拉克主要受什叶派回教徒控制,伊朗的影响力大增。改善美伊关系变相增加美国在区内的外交影响力,不必倚赖大规模驻军。
对伊朗而言,长期经济制裁对该国损害甚大,令它在资金、科技上受制于人,难以大展拳脚。解除制裁以后,伊朗石油将可大举进入国际市场,为国家带来丰厚的收入。此外,伊朗透过代理人在中东不同地区扩大影响力已有相当成效,可以跟逊尼派保持势力平衡,不必倚靠发展核武作威慑。权衡轻重下,伊朗也有强大的理由达成协议。
美伊今次达成协议最大的输家肯定是以色列、沙地阿拉伯,因为美国及西方一面倒支持它们的情况已成过去,未来可能面对较大军事、政治压力。
未来几个月两国特别是以色列肯定动员犹太人游说团全力出击,希望令美国国会否决协议。只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上回到美国国会演说(应共和党邀请)已开罪奥巴马政府及民主党,再强力介入美国内政外交只怕激起更大反弹,把自己推向更孤立无援的境地。
来源:苹果日报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7410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