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超英:民航署署长,机管局甚么时候变成民航专家?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2月08日 转载)

削山后飞机可以早点转南,让出中线(来源:人人监机会)
今天(2月6日)报章报道,民间团体「人人监机会」指出,早已存在一个东北大屿山削山方案,使赤鱲角机场向东起飞的飞机可以提早离开「中线」,清空起飞航道,下班飞机可以及早升空,疏导排队起飞的飞机,令飞机起飞航班增加。
削山增加航班不是艰深的道理,看看下图就明白。现在因为要避开大阴顶和花瓶顶,飞机升空后要到了马湾或以后才飞离中线,飞机起飞频率约一分半钟一班,但是如果削了山,飞机早些转南离开中线,后面的飞机可以提早起飞,据了解这个情况下可以做到约一分钟一班。
但是报章同时报道:机管局指「削平东北大屿山的大阴顶及花瓶顶,只可减低飞机在平行离场情况下使用紧急航道时的爬升斜度,与提升跑道容量不相关」,语气十足专家。
真奇怪,机管局甚么时候变成民航专家?老实说,跟他们交手多次,看不出他们有这方面的知识,机管局的说话不能作准。
更奇怪的是:为甚么不是民航署署长出来澄清民间的「误解」?他们才是民航专家啊。
香港是文明理性的社会,如果民间的说法有误,民航署理应公开指出错在哪里,透过理性交流沟通,把事实厘清。
最近一个月,我们见到听到的是连续两任前民航署署长,都就第三条跑道发了言,一致指出三跑受制于空域,致命伤是难以增加航道,亦因此难以增加航班,三跑建了等于没建。与此同时,你作为现任民航署长任由不懂业务的机管局扮专家讲航道,他们毫无公信力,愈说愈胡涂,令人愈来愈不相信三跑项目的提出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
民航署署长,是时候站出来,释除民间的疑虑。请告诉我们:为甚么削山增加起飞航班数目的说法不正确?民航署甚么时候有这个发现?有甚么文件或报告作为左证?可以给我们看吗?又或者为甚么我们不能看?
我们相信理性讨论才能解决问题,但是民航署不站出来响应,即是默认两位前辈署长的说法,以及无力推翻民间削山增加航班的论述。
在民航署署长公开有说服力的专业看法之前,为了确保航空安全和三跑将来得物有所用,行政会议现时必然不能贸然拍板,否则是违反理性的,不是长治久安之道。
+ + + +
以下摘录2015年1月5日明报前民航署署长乐巩南先生的文章《在赤鱲角建三跑是不可为而为之》部分文字,供大家参考:
「. . . 九七回归在即,不便中港谈论这需要中方让出空域的问题,两方同意九七回归后再谈。到了回归后,双方一直有定期会面,思考后坦诚交换意见。到目前为止,大家都觉得,我们不同美国那样在一国一制之下,同属一个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管理之下运作的几个机场,统一由一个管控单位管控一切。我们的是两制之下,沟通语言有别、政治架构南辕北辙的几个机场,双方都不放心将自己的机场活动交给对方来统一管控,所以属意于继续「分而治之」 .
···. 由于一开始就以两条跑道为设计极限,所以讨论的双方大家都朝这方向想,谁知那可能是政治挂帅的机管局,偏要「石头里抽出血」,要求在赤鱲角修建第三条跑道,结果只会加大空域拥挤的问题,而第三跑道还是不能用以起飞。······.」
来源:香港独立媒体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163060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