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山青:李克强参加《世界经济论坛》无功而回
(博讯北京时间2015年1月25日 转载)
正值全球货币战争威胁之际,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李克强参加《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件触目的事。但中国官方传媒对此低调报导。只有《人民日报》在其第三版刊登其发言稿,说明,「中国总理未能送给世界经济论坛『信心和乐观』。」
世界再次站在十字路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月24日第3版)的上题文章指出:「达沃斯就是一场盛大的鸡尾酒派对
达沃斯会议桌旁的许多人都是世界级富豪。为了让1700架私人飞机停留,瑞士军方被迫开放一个军事基地,这是历史上第一次。
摩根大通负责人丹尼尔说,“你去达沃斯不是要达成某项协议,而是去打造关系。”」
文章继而指出,「但很显然,各国央行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显然缺乏协调。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风险如今重新成为影响全球命运的中心议题。这点在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的《2015年度全球风险报告》中已有印证。」
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
《 人民日报 》( 2015年1月23日17 版)的上题文章指出,「南非的基尼系数约为0.6;拉美地区约大于0.5;美国约为0.47;欧洲在0.3—0.4之间;日本、韩国约为0.26;在亚洲地区,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的基尼系数较高,在0.5左右。坚尼系数越大代表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文章指出,「机会和过程的不公平所造成的收入差距,人们普遍难以接受。如阶层固化、流动性不够,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不平等,个人努力创富成功的机会也就不均等。比如说富二代、穷二代,这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社会财富的分享更加的不公平。」
但中国在处理其大量国际收支盈余的方法,不是改善其贫富差距,而是资金流出。
资金流出
去年,跨境资本流动从上半年每季度平均净流入389亿美元转为三季度净流出90亿美元;去年11月和12月,北上的「沪股通」资金呈现净流入,两个月合计为114亿美元,南下的「港股通」资金净流出15亿美元,北上和南下之间轧差以后「沪港通」项下净流入内地股市的资金为98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表示:「98亿美元占同期整体跨境资金流动的比重有限,与同期各种合法管道流入股市的资金相比,占比也是较低的。所以,虽然北上的资金比较多,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目前为止规模较小,处于起步阶段。」
由此可见,沪港通无法帮助中国的资金流出。
500亿元人民币的合格境外投资者配额
李克强给瑞士的大礼是,给予瑞士500亿元人民币的合格境外投资者配额,希望瑞方为中资银行在瑞开设分行提供便利。相比之下,中国证监会批覆的「沪港通」,其计划总额度为5500亿元人民币,500亿只是其十分之一。
中国如何走下去
《环球时报》在2015-01-22的社评,「 达沃斯、 世界那副怂样更需打气」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过严重通货膨胀和严重通缩,大量国企曾亏损得一塌糊涂,国企裁员曾让人对社会稳定捏一把汗。还有过很吓人的银行呆坏账,让企业动不得身的三角债务,双轨制顶峰时带来的问题更是让人一筹莫展。」
社评认为:「如果有人对今天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悲观甚至慌张,最大的原因恐怕是他们太不了解中国这些年是如何走过来的。」若从这点看来,李克强在瑞士所发表的陈腔滥调,似乎无法令世界了解中国如何走下去。
李克强讲话
李克强在1月21日,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特别致辞题为:「维护和平稳定、推动结构改革、增强发展新动能」。
其讲话的中心点为:
推行市场准入负面列表制度以解决管制束缚;
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
政府项目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
给企业尤其是服务型企业减税降费;
以准入前国民待遇有序扩大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
中国高铁、核电、航空、电信等优势行业“走出去”。
结语
李克强在瑞士说,「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但中国央行在1月16日已宣布今年首个定向「放水」措施:增加500亿元人民币再贷款额度,以支持金融机构继续扩大“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李克强要解决中国的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问题。对面着各国各自跳船之际,李克强的瑞士之旅,大概只是与其他世界级富豪,参加了一次盛大的鸡尾酒派对而已。
来源:香港独立媒体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23050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