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司马昭之心的正能量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12月31日 转载)
乔木 北京传媒学者

媒体中、大街上到处都是「中国何以强,缘有共产党」的「中国梦」系列广告。
正能量,2014年中国社会和网络上最红的词,也是中国官方力推的概念。在那次具有鲜明政治导向的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雄才大论期间,没有点其他人的名,只是提调两位网络作家周小平、花千芳,并且说:「希望你们创作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作品。」
听说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还没听说过正能量与负能量。能量本不分正负,但是由于人的介入,认识的角度和心态不同,就有了正负的判断。比如同样是爆炸,如果用于恐怖主义,或者用于工程建设,就会有完全相反的效果。套用一下,同样是批评政府,如果赞同的人,或者能够接受批评的官员,就会认为是正能量,监督政府,利国利民。如果不赞同批评政府,即使批评的事实存在、观点合理,官员也不愿接受,认为这是给政府抹黑添乱,那么这种批评就是负能量。
习近平上台的时候,曾在党外座谈会上公开表示:「共产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领袖这么说是一回事,你要当真是另外一回事。当年毛泽东鼓励大鸣大放,给党提意见,结果却是「引蛇出洞」的残酷「反右」。习近平上台伊始,彭博新闻社只因发布一篇其家族成员经商的报道,网站就被封杀。随着权力巩固,习亲任「网络安全小组」组长、「国安委」主任等要职,当局开展「净网运动」整肃网络,不断删帖、销号、抓人,这哪里是容得下尖锐批评的样子?
媒体中、大街上到处都是「中国何以强,缘有共产党」的「中国梦」系列广告。对领导的称谓则是大大、麻麻、新设计师、中兴明君、英明领袖等辞藻。国家领导看望孩子们,在那个场合题词,说几句应景的话:「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就变成金科玉律,到处印刷,在学校张贴,要求学生们背诵。本来是工作中的例行讲话,也汇编成《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出版竟卖出1500万本。
因此,正能量不光是不容许批评,保持沉默也不行,还得歌功颂德说好话,在媒体上做正面报道,突出执政党的英明领导,展示领导人高大全的形象。
全世界的新闻观都是「坏新闻才是好新闻」,人们普遍爱看负面的报道,揭露黑幕、丑闻,问责官员、监督政府的报道最受欢迎。但是在中国,报刊广电都是中共的「喉舌」。媒体不仅要像《人民日报》一样,歌颂「全世界我们最好」,还得像官媒的《参考消息》一样,选择性地翻译编辑,借外国人的口,「全世界都夸我们最好」,或者像《环球时报》一样,不容外界质疑中国的内政外交,天天发文批判,「全世界都嫉妒我们最好」。
传统媒体都被党和政府掌控,只有一个声音。互联网络、社交媒体好不容易有点空间,除了技术控制外,内容审查、司法惩处、心理威慑,无所不用。墙内的网络「正能量」还不够,借经济和资本的威风,还想让墙外的网络夸中共的伟大。
在中国自己发起并永久主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官员在发言中称「网络空间也应该传播正能量」,试图推广中共的网络管控模式,让全世界的网络都说中国好。
在文艺座谈会上被习近平力捧的「正能量」网络作家花千芳,参加所谓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微博时,误用成语典故,称「中国引领信息时代的决心,已经是司马昭之心了」。借用他的说法,中共力推的「正能量」也是司马昭之心,网络时代政治宣传的马甲而已。
来源:东网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45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