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真价实的“正部长”申维辰被捕 中南海炸窝了/尚虎平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4月16日 转载)
中纪委大刀向自己人头上砍:体现公正无私但还需要引入“人民陪巡团制度”
近日,关于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申维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抓的消息逐渐扩散开来。在各大媒体关注这是第6位被调查的省部级官员时,却忽略了两个问题:其一是,中国科协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正部级单位,申维辰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正部长”而非之前的副职省部级官员;其二,申维辰本人就是十八界中纪委委员。这两件被忽视的事情预示了未来党中央、中纪委反腐的两个方向:继续加大反腐力度,不论职位高低;重视对“巡视者的巡视”、对“监督者的监督”,要向“自己人动手”。
第一个反腐方向,使人民非常乐意看到的,也可能是我国通过治标常抓不懈达到治本的“中国反腐模式”的必由之路;第二个反腐方向则体现了我国反腐、中央巡视逐渐开始遵循政治科学、管理科学的规律。无论在政治科学,还是管理科学上,谁来“监督监督者”,谁来“评估评估者”一直都是一个理论难题。这通俗来讲,就是如何避免吹黑哨、徇私舞弊、包庇营私的问题,在实践领域,也一直是个历史难题。在中国这种人情社会里,更难以避免“监督者”、“巡视者”、“评估者”的贪赃枉法。
此次中纪委开始将大刀向自己头上砍,且三令五申要求地方纪委进行述职述廉、自评。最近三峡集团的所有纪委人员开始自评自测、自查问题,中纪委酝酿将省级纪委纳入中央直线管理,等等,都是由中纪委自己开始“革自己的命”的行为,这非常值得我们肯定。笔者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地方上的所谓“打老虎”、“小老虎”本质上都是地方各级纪委充耳不闻、官官相护养大的,套用鲁迅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地方本来没有老虎,只不过地方纪委不管的多了,自然就有了老虎”。此次中纪委的改革,纪委系统的改革,方向搞对了,值得拍手称赞。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按照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而言,政府管理、纪委巡视都属于一个庞大的巨型系统,处理好内部,可能还不够。因为即使斩断内部人员与外部贪官的利益之手,纪委依然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难以了解地方、各部位的贪官到底是如何贪赃枉法、戕害百姓的,这就需要按照系统原理,重视外部主体的作用,用较为通俗的说法,就是要重视360°评估主体的作用。简单来说,也就是要让人民参与到纪委的巡视工作中来。
在司法审判中,无论国际国内,都有一种“陪审员制度”,陪审人员可以是法律专业人士,也可以是与此事相关、不相关的人民。窃以为,这种制度应该引入到中纪委巡视工作中来,在中纪委每巡视到一地的时候,就在当地组织底层人民、下岗工人、教师、农民、医生、忽视等工薪阶层组成“人民陪巡团”,让人民来参与巡视工作,这样的工作,一定比目前这种只抓自己人的方式要到位、要准确。须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那些草根、底层人民、工薪阶层才真正知道地方官员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做的很好。如果中纪委是负责人的巡视,那么这种“人民陪巡团”制度就应该实施、推广,且制度化。
若真正实施人民陪巡团制度,则像河南这种围堵中纪委巡视办公地、抓上访者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少,因为人民只要报名参加“人民陪巡团”即可,没必要去上访。
实际上,推行人民陪巡员制度,也非常有助于把反腐工作从小做大,以一个具体的管理措施,带动监督政府、监督官员的体制改革。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1926914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