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彻底打败温家宝 /穆岸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7月20日 来稿)
作者:穆岸
李克强百日虽遭“钱荒”逆袭,但这依旧无法掩盖他做总理的优势,最起码比起温家宝,李克强现有的政策已计胜一筹。
龙柏博前天说,李克强发动“金融危机”。这是继有人提出,李克强是在等中国经济减速,清除温家宝时代的余毒后的新观点。但若清除温时代的余毒,就挂钩金融危机,这个隐喻难免有些唐突。
这位3月15日上任的新总理在首场记者会上回答了11个问题,多涉及改革方略和新一届政府施政目标,“改革”也成为了媒体报道的关键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上任总理温家宝也是大名鼎鼎的“改革派”。与温家宝靠吼的改革不同,李克强的改革却较为低调。李克强已正式工作100天,新一届政府在机构调整、经济、民生及金融方面的施政方针日渐清晰。时间虽短,却不难看出,改革已在全面进行中。
然而,出台了种种有效率经济措施的李克强为何在中国“钱荒”这种巨大问题上放手不管了呢?2013年6月20日,足以载入中国银行间市场史册。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在近年来,这两项利率往往不到3%。业内将这一现象比喻为“银行间互放高利贷”,并认为银行流动性非常“紧张”。尽管市场资金面信心受挫,但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
由此,舆论焦点也集中遭李克强及其带领的新一届政府的金融政策上。但与往年遇到此事,央行“放水”救火的期待,在这场被称为中国银行业“历史最严重资金短缺”中,李克强却让央行握紧“口袋”。
央行为何见死不救?
这与一些金融机构的期望并不相符,因为银行间短期资金利率不断走高,进入6月以来,银行开始闹“钱荒”。有人希望管理层进一步放松银根。但是专家分析,国务院的用意是以金融之手,通过市场的调节让资金流向最该去的地方,恢复经济结构平衡,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目标。一个多月三提“盘活存量资金”,拒绝救市,以金融之手,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此语一锤定音,彻底浇灭了市场对央行“放水”的盼望。而央行也以坚持发行央票的实际行动,进一步表明了不放松的态度。
“央行为何不救市?”这是持续近一个月来的金融业“钱荒”中,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疑问。在李克强看来,这就是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是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有人把这种思维归结为李克强的经济学,这也是近日银行“钱荒”与央行拒不“放水”的主要原因。
比起政府过多地采用宏观调控,李克强的做法颇为敢作敢为的爷们儿范。过去,市场出现危机,政府就会马上发动央行“救援”。虽然这种撒钱托市很见效,但这种方法就像用抗生素一样,总撒钱托市必然会出新问题。而且,市场有洞政府补,政府补就相当于老百姓扑,这洞里的钱自然就流在了私人的钱包。因此,如果不治根本,就像西医什么病都打一针抗生素,就会沉疴加重,不利久远。
因此才有人说,温家宝那种只能维持表面和平“补洞”的救援,解决不了任何实质问题,时间久了,这个洞越来越大,也就酿成中国经济的硬伤。因此振兴经济要对症下药,不能一招鲜吃遍天,所以李克强忍痛不打针(撒钱)一定要让肌体自己生出新的免疫力。这样一来,改变企业以为政府总会出手救,自己不作为的陋习;二来,也避免国家出钱流入私人腰包。李爷的做法,虽然看似残忍,但阵痛过后势必会得到一个更为秩序正常的“市场”。
钱荒逼着政府改革
若李爷有心,拿“钱荒”逼近改革,也不失为一场捷径。
2012年12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了改变党风廉政建设的“习八条”。2013年3月26日,国务院召开廉政工作会议,李克强表示要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以严格的法律来约束权力,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把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紧急通知,对各地、各部门修建政府性楼堂馆所情况开展清理检查。通知表示,坚决遏制违规修建政府性楼堂馆所现象。通知下发后,省级政府组成部门、地市级政府都开始清查。
也就是说习、李联手,要求本届政府要过紧日子了,把钱花在刀刃上,还要“看好钱袋子”。打造“廉价政府”。但是面对,党内巨大的反腐势力,李克强如何管好自己的钱袋子呢?
首先一个概念、:国家的钱是固定的,不用在这必然用在别处。如今李克强把宏观调控的钱收紧,不放给市场,那他这笔钱就应该花在刀刃上。因此,李克强若真想打造“廉洁政府”,他在收紧钱袋子的同时,必然会编织一张覆盖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这张网要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问题。
由此,我们何必不“让政府钱荒去吧!”,只要李克强管好自己的底线,钱就会花在需要的地方。这样,社会保障的建立也会给经济市场一个良好的固定环境。同时,钱用在人民身上,也可从市场自身去调节这次“钱荒”。再者,钱用在了社会经济建设,也就是钱没了,那么政府人员的口张得再大也就没用,自然也客观地阻止了政府奢侈浪费,这样用“钱荒”逼近政府改革岂不是一箭三雕。
如此看,李克强是想把改革做实,比起温家宝这个影帝,李爷完胜!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619198064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