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党,习刘不谋而合?(下)/未普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 转载)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中左红二代刘源、张木生和习近平有个重要的不谋而合之处,就是坚持共产党领导的不可挑战性。刘源和张木生早在2011年提出重返新民主主义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坚持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不能讨论的前提。独立学者陈子明今年2月28日在他的博客中写道:“2012年2月的座谈会上,我和秦晖、孙立平、李伟东等人反复叮问张木生,是否最终能够接受多党制?张木生含糊其辞,不肯给予明确答复。”
张木生之所以含糊其辞,是因为他不可能说“Yes”,又不好当著自由派的面说“No”扫他们的兴。事实上,这个被称为太子党理论喉舌的张木生,曾屡次申明,共产党的领导是绝不可挑战的,在这个前提下,其他所有问题都可以讨论。现在我们知道,对习近平来说,共产党的领导也是绝不可挑战的,习在他主导的十八大和新南巡讲话中,已经屡次申明了这一点。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刘源张木生的新民主主义的核心。刘张相信,只有新民主主义才能救党救国。张木生在他的《改造我们的历史文化观》发布会上和后来记者的采访中,曾多次声称,只有新民主主义才能救共产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但是如果共产党不恢复以工人、农民为主的代表来领导,就一点儿出路都没有,一点儿合法性都没有。这其间的道理,刘源和张木生应当在习近平登基前就向他灌输了。
就像当年火得发烫的薄熙来急需重庆模式的理论基础,而刘源和张木生向他提供了新民主主义一样,今天的习近平急需救党救国的理论自信,而刘张同样提供了新民主主义。不同的是,这是容纳了自由派思想的升级版的新民主主义。虽说“新民主主义2.0”增加了一些好的思想和好的建议,其两大支柱却并没有丝毫改变。一个支柱就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另一个支柱是坚持工农联盟。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习近平执政不容置疑的底线。至于第二个支柱,习执政后几次访工问农,似乎在悄然显示他的态度。
问题是,新民主主义能不能给习近平急需的救党救国理论一种自信呢?
对新民主主义的可能前景,张木生很乐观,他说他相信形势比人强,“制衡会有的,宪政会有的,不同的派别在一个党内也会有的,舆论的公开和自由,包括思想的自由和独立,在一个党内最后也是能解决的。”张木生还一再表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应当扩大言论自由,组织真正的工会、农会、商会,实行社会自治。
可是张木生说的这些好东西,似乎并不对习近平的心思。这些中左红二代们可能也没有料到,在短短的几个月中,习近平会跨越中左的界限,在舆论紧缩和社会控制方面,急速向极左迈去。更奇怪的是,越向左转,习近平似乎越显出一种自信。难道习相信,只有极左才能救党救国?或许站在习近平的位置上,习比刘源和张木生看得更清楚,任何制衡、宪政、言论自由、社会自治这些东西只要认真一点搞,每一样都会要了共产党的命。搞新民主主义,习肯定认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顺便兼顾给工农一点实惠,至于新民主主义中那些中左主张的好东西和自由派的新建议,那哪里是救党,分明是害党,习当然不会采纳。
于是,我们看到一种滑稽现像,习近平领导的共产党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办法来救党。这是一个奇怪的救党办法。这好比是,拒绝任何施救办法,相信让一个濒临死亡的病人继续活下去,他就不会死。实际上,只有植物人才能做到这点,虽死未死,未死已死。
这种状况给中国政局带来几点现实的诡异。首先,明知中共面临亡党亡国的危险,可还要沿著造成这种状况的老路走下去;其二,面对社会紧张、官民冲突、贫富对立,非但不采取缓解的办法,反而用极端手段进一步增加社会紧张、官民冲突、贫富对立;其三,当局担心革命爆发,却在革命临界点选择走钢丝,走一步算一步,过一天算一天。
这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治国思维,无疑给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严重的不确定性。任何时候,任何一个来自高层的重大决策失误,或任何一件来自民间的突发事件,都可能成为这个社会激烈动荡的始作俑者。
本文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419194002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