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管罚单与高速收费是孪生兄弟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7月23日 转载)
来源:BBC中文网(大家谈中国) 作者:刘健
天灾无情,人也无情,难怪网友气愤地称这种搞法是“趁火打劫”。

●上午有车主反映前一天雨夜趴窝车第二天一早就被贴条执法不够人性化,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就发布“常务副市长吉林表示所贴罚单作废”,晚上交管局表态称,“对22日协管员擅自粘贴的违法告知单不予录入;对擅自贴条的当事协管员严肃处理、调离工作岗位。”引来车主一片叫好声。(北方晨报7月23日消息)
一场特大暴雨已经令车子“趴窝”受损,怎料却被贴了罚单,简直祸不单行。天灾无情,人也无情,难怪网友气愤地称这种搞法是“趁火打劫”。严格执法固然不错,但特殊情况之下的“严苛执法”,不仅让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更在执法基础上失去公正的根基。“违停”虽然属实,但并非人为故意,乃不可抗力所致,理当区别对待。然而,作为执法者丝毫不考虑特殊场合,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贴了之”,是何缘故?翻开旧账,笔者推断多为“机械执法、数字政绩”使然。许多时候,一些地方执法部门搞所谓“执法指标”,比如规定某一阶段必须完成多少罚单、立多少案件、处罚多少对象等等,还将其列入年度绩效考核。这也使得“执法横竖有理”,甚至不惜“钓鱼”的现象时有发生。是否还因为“特殊情况下可免于处罚”失之于法律明文规定呢?因此,并不能一味归责于协管员的“临时”身份和素质高低,或将其一“开”了之。难免有“拿临时工替罪顶包”之嫌。
好在,微博所散发出来的公众力量足够强大,数万条转播后竟然峰回路转,相关部门撤销了罚单。引来阵阵叫好声。毕晓哲也在中国青年网评论称,“北京以一个负责的精神妥善处理了‘雨后贴罚单’事件,不仅给当地管理者提了一个醒,对于全国其他城市也是一个如何人性化管理城市的提醒”。如果说“人性化管理”值得大力提倡,那么“一棵树上就该结出一样的果实”。但无独有偶,“机场高速照常收费”一事也被网友批为“不合理”。而截至目前首发集团服务热线仍表示,“暂未有在特殊天气取消收费的管理办法”。
同样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同样面对公众紧急需求,一边是城管执法“照罚不误”,一边是道路收费“交钱放行”。若论“人性化”缺失,两者算得上是对“孪生兄弟”。本是同根生,缘何唯独“罚单”可免,“过路费”却照交?众人期待的“免单金口”有谁来开?所以,能否先不急着为“取消罚单”叫好,且待有关方面对“冒雨收费”做出解释再说?
笔者坚信,社会管理公平性与人性化综合体现社会进步与文明,而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民意,更需要一纸法律文书。对此,我们会在努力的过程中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BBC中文网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9191962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