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讯网在中国大陆(4)“活在”铁板下的博讯记者群/孙林(孑木) 请看博讯热点:打压媒体和记者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7月11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去年5月29日我离开了监狱回到了“大集中营”。过起了别样的生活……
看守所管理员林佳一直对我说:“你反腐是对的,思维也是对的。但是投稿的地方错了。怎么样也不应该投到敌对组织的网站。再说,家丑不外扬嘛……”
出狱后在网上趴了几天。发现国内网络真比我被抓前丰富了很多。以前根本见不到的消息,也在微博和论坛里比比皆是。不由得想起了我以前的“孑木资讯网”。查询的结果:在我被抓的当天,就有人通知网站公司——关了。我问能不能恢复。得到了回答“不行,还得到XX部登记……”
朋友介绍了汪海洋老哥给我。第一次电话谈就很好。他也知道我是“视频专业户”。“臭味相投”后,我就在2011年8月30日汇了700给网站的服务公司,第二次又汇了1000元。老汪哥也把后台操作数据交给了我。可当我进入时,发现网站打不开了……


这是9月14日(见我博客记载),老汪哥无计可施,郁郁地跟我说:“防火、防盗、防孑木啊!……”还跟介绍我与他认识的光远叹气道:你怎么把他介绍给我啊……”
赔钱与责怪也不可能扭转现状,唯一可惜的是他辛苦多年的网站却生生因我而被关了。
再说“光远”:大家都知道,我们曾在天安门一起做过访谈。他不但是博讯的记者,自己也开了个“中国洞察事务监督网”。主要刊登百姓调查举报的一些内容,颇受欢迎……
我刚出狱写的那封公开求职信也在中国洞察事务监督网首页挂了几个月,至今也没人问津。结果是,除了“国宝”时时谈话外,几乎很少有人来跟我来往。就连外甥结婚还要得到X长批准后,才允许我前往。
孤独和无奈中,甚至有时“国宝”忙于其他任务,几天没来“聊聊”我还会空虚至极地有点“惦念”。像是在看守所里盼着提审一样……
光远的网站有“老先生”撑腰,尽管总是有点“事情”,但是还在“跌跌撞撞”中看似运行着。在我看来那一起遭遇关闭的47家网站中,“中国洞察事务监督网”也未必不会一起如同他的食品公司被倒闭……

非博讯记者的秦永敏结婚之日,光远用当地号码告诉我:他是打“摩的”提前到现场。躲在路边小摊上吃米粉,好几拨人都在他的眼皮下被警察带走……
他能够到达目的地是把手机早早地关了。这又一次使我想起:我出狱那天光远偷偷来到南京,仍旧打了“机动三轮”,还贴上小胡子再戴上草帽到监狱门前看看并照了张相(网上发过)。到现在一年多了,除了在skype上视频,至今跟我这位好友未曾谋面。这让我心里实感对不住他太太,在警察看守下,翻跃栏杆跑到何方的小店,送了三千元现金和一个花篮……
至于付涛、兵兵、安均和莫巨烽等等,都是我时常想念又无法见到的老友……
那些徐崇阳、李铁、陈卫等很多在博讯投稿的人,最近一两年被判泄密,以及煽颠而坐牢。在极硬的铁板之下,迫使更大多数的一群朋友选择了匿名,甚至写一篇换一个笔名。这样义务写稿十多年的人不在少数。主观上没达到行业理论和同道人脉的积累。客观上虽然规避了受到打压的风险,但是也没享受到自身的成就感和持续的创造力。因为没有真名实姓来承载这份积淀的价值和荣誉……
铁板下的中国大陆只维百姓之稳,不维百姓之权,尽封百姓之口,不疏百姓之怒。只能顾头顾不得脚,导致国家真正需要维护的主权也无暇顾及:东南西北中多面楚歌,政府光用金钱购买的外交形象仍旧一损再损,颜面扫地。
古人云:知耻而后勇,为什么不能彻底放开言论,解除网禁,真实地去从里到外面对问题呢?!这样也不费吹灰之力起到了让说真话的人离开“敌对反华媒体”的效果。
另则:再不用动不动就拿“海外反华势力”来说事,这个故事太久远,实在已无法自圆其说了!
(完)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680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