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奸雄”薄熙来/令狐补充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4月15日 转载)
薄熙来试图以重庆为支点挑动整个中国,他以为可以成功,但还是太自不量力,中国13亿人质量之大,不是他薄熙来只手就可以托起的。于是,不堪重负的薄熙来只好被自己庞大的野心所压倒。
(博讯 boxun.com)
说薄熙来是乱世奸雄并没有骂他的意思。
东汉末期,中原将乱而未乱之际,青年曹阿瞒曾拽住当时的大名士兼大相面家许劭,迫他为自己相面。于是许劭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治世之能臣,乱时之奸雄。对“乱世之奸雄”这句话,一向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把“乱世”作为一个词,即混乱的世界,说曹操是混乱世界中的奸雄;其二是把“乱”字理解为动词,即说曹操是破坏现存秩序的奸雄。这两种解释都说得通,只是前者被动,后者主动而已。对薄熙来,我反而认为破坏现存秩序的奸雄这种理解更适合他。
以上是我此前在几篇比较薄熙来和曹操异同的文章(闲话阿瞒薄熙来系列)中所说过的话。曹操在治世里是一名能吏和酷吏,当世界变得混乱时,他力压群豪,终成就其万世“奸雄”之名。东汉末年,真正破坏现存政治秩序的奸雄是董卓,而曹操只是在乱世中成名而已。在中国历史上,破坏现存秩序的,现世命运和历史名声基本上都不好。
在各自的政治制度之下,薄熙来和曹操有得一比,都是治理地方的能吏和酷吏,颇能得地方爱戴和声誉。曹操就不说了,对薄熙来,本人虽从未到过重庆,但那里的朋友颇多,询访之下,重庆平民百姓对薄熙来满意的居多,倒是中下层官员,尤其是公安民警,怨言颇多。薄熙来自己是个工作狂,为人精明干练,且雷厉风行,治下峻极狠刻,对混官场或惯于作威作福者打击颇严。这种情况,颇有点像当年朱镕基得民望但在国务院却不得人心,而李鹏官声极差却在国务院内口碑极好。原因无他,朱镕基治下严峻,而李鹏愚钝好骗。
清平世界(即治世是也)里,以他的心气和才干,薄熙来如果甘心,可以是一名相当出色的能吏,虽然争议不断,他主政大连和重庆都有出色政绩,远胜一干庸碌地方大员。以他的性格和胸襟,其实只有二千石(即州郡)的命,即使位极人臣,顶多做到宰相。但是,他的野心太强,抱负太大,眼高于顶,非要登九五之尊。为此,不惜逆天违道,谋非分之想。问题是,这个世界目前还没有乱,薄熙来若要做乱世之奸雄,就必须要先把这个世界搞乱,这样就犯了大忌。因为任何社会中的任何社会制度下,主要利益集团阶层和多数老百姓都不会希望出现打破现存秩序的大动乱。因为乱代表着一种未知和不确定的恐惧,将对现存的利益和生命构成挑战,这就跟人永远都怕死和怕鬼一样。
等不及乱世到来,薄熙来就急于要当一世之雄,于是他只好铤而走险去乱世,只要看看他主政重庆以来,为了进入中央最高领导层,他蔑视了多少官场规矩,破坏了多少统治秩序,就可以看出,他的破坏性有多强,绝对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主。如果薄熙来再年轻10岁,也许他还愿意等,可惜年已花甲,他只能因时不我待而为自己的奸雄命运放手一搏。可惜,他错误理解了人们的心理,人民希望改变,但绝不愿意动乱,尤其不愿意为了成就一个人的英雄(奸雄)盛宴而放火烧掉整座罗马城一样。
当年亚里斯多德曾放言,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就可以挑起整个地球。薄熙来试图以重庆为支点挑动整个中国,他以为可以成功,但还是太自不量力,中国13亿人质量之大,不是他薄熙来只手就可以托起的。于是,不堪重负的薄熙来只好被自己庞大的野心所压倒。奈何?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340070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