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到底该如何体现?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4月27日 转载)
来源:华声论坛
(博讯 boxun.com)
中组部组织的“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已经进行三年了,不论其满意度有多高,其折射出尊重民意、回应民意的思想,真正意义上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是执政理念转变的里程碑。
虽然政府楼上都有“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但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绝大多是都是对上级考核负责,围绕上级命令服务,“为人民服务”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为领导服务。这是群众反映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主观因素,也是官员们爱说假、大、套、空话的诱因,不管老百姓是否听得懂,只需上下级能听懂。
组织部门开展的“民意调查”,题目虽然不多,但随机抽取的基层群众,确实是上门填了问卷的。统计结果中满意度百分之多少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各级地方干部对群众意见有了不同的认识,对群众的态度有了转变。但这种转变还不够,组织工作的民调范围还太小,考核所占比例也还不够重,主要针对的只是地方领导,基层干部依然难以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办事。
所以推行全面的民调,是发展之方向。请社会团体进行调查,更加注重网络民调,把民调扩展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把民调的结果用于行政事务的决策上,让群众知道政府做了什么,关键是为群众做了什么,让群众来评定做得如何,决定将来要做什么。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