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载农民工,公心还是私念?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4月08日 转载)
稿源:南方都市报
(博讯 boxun.com)
近日,有网友把自己乘坐公交车时看到的一幕发在网上:一名农民工提着一个运货的手推车上车,然而,在刷卡后,司机却以“危险品,危害乘客安全”为由,让这名男子下了车。许多网友看过帖子后认为,司机的做法过于谨慎。而公交公司工作人员则表示,按照规定,有可能对乘客形成安全隐患的东西,都不该被带上公交车,该司机此举也是在遵守规定。(4月7日《北京晨报》)
等着,盼着,车来了,卡刷了,却被司机以安全为由“请”下车,看不到这名农民工被拒载后的表情,但可以感受到他当时的心情———失落、窘迫、酸楚、郁闷、沮丧……因为自己也有公众场合被“挑出来”的经历,能够体会他此时的尴尬。
遵守规定没错,但规定要明明白白,要一视同仁。什么是危险品?最起码要有个衡量的标准。如果公交公司的规定真的这么严格,如果每个司机都能如此严格遵守规定,如果规定对每一个人都能一视同仁,那也没有任何怨言。关键是规定好像从来没有这么严格,执行规定的人也没有如此认真过:公交车上人挤人,行李压行李见得多了,有谁被“请”下车过吗?总是塞得不能再塞,人多得车门都关不上、打不开的时候,才会出现“拒载”的情况。
因而,很是纠结,如果这人不是农民工,行李不是手推车,规定还会被如此认真地遵守吗?这不是笔者在主观臆断,或者是在无理搅三分。本人有两个公交车司机朋友,一个走市内线路,一个走郊区。市内开车的那个时时小心谨慎,生怕得罪乘客,因为车队有规定,被乘客投诉是要罚款的;而另一负责郊区路线的则完全相反,吆喝、甚至是训斥乘客,全无和气可言,他就不怕投诉,不怕罚款?还真的不怕:其一,郊区的人不像市里的人维权意识强,很少会有人打电话“告状”,其二,督查、媒体大都在市里,那才是车队主抓的重点,因而车队对郊区的司机要求远没有市内“苛刻”。
每个人都有“看人上菜”的心理,或轻或重而已,谁都不用推脱。但“上菜”之前,还望仔细掂量,农民工也好,手推车也罢,人虽穿得脏点,车虽欠“高档”,但也是“上帝”和“上帝”携带的行李,不应该是“被规定”的对象,被“请”下车的真正原因。真的希望这次拒载事件乃是出于公心而非私念。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