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加强箝制媒体/凌锋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4月03日 转载)
马英九加强箝制媒体 凌锋
●金溥聪出面恩威并施,用公款打官司,状告媒体。又用公款制作广告,向媒体作置入性行销,变广告为新闻,严重伤害台湾的新闻自由。
今年春节的年初五,马英九在新春茶话会上下令,为坚持九二共识,并维护我方主权,未来政府机关文书用语一律称“对岸”或“大陆”,不称中国,以免产生“两个中国”的主权混淆情况。 (博讯 boxun.com)
表面上这是在维护中华民国主权,然而全世界都知道“唯一”能够代表中国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马英九反对两个中国的“一个中国”论,实际上是在为共产党统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鸣锣开道。
这种称呼也要由总统亲自下令,扮演“中宣部”的角色,也可见马英九与共产党一样,深知新闻媒体的重要性而要自己出来“抓”了。至于将来违背马英九最高指示者,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反分裂法》惩办,还是中华民国宪法要炮制出其他什么条法来对付,也许不久就可以明朗化。
马英九开脸书,玩得很疯
马英九对媒体的重视,还表现在自己开了脸书(facebook),而且玩得很疯,欣赏粉丝们的捧场,被著名评论家南方朔痛批为“利用媒体作秀”。总统府反驳说蔡英文与苏贞昌早就使用脸书。问题是马英九身为总统,有治国大任,能有多少时间沉迷在脸书里。
因为深知媒体的重要性,因此马英九近来加强了对媒体的威胁利诱。
去年五都选举的后期,马英九知道选情对国民党很糟糕,为了阻吓对国民党的批评,由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出面,十一月中旬告民视的政论性节目“头家开讲”。原因是该节目批评国民党干预司法。在这以前,马英九就法庭对阿扁的二次金改案判决无罪表示与民意有落差,公然干预司法。而前国民党秘书长许水德也曾经承认法院是国民党开的;那岂止干预,而是某种程度上的“包办司法”。因此这种批评何错之有?而金溥聪居然以维护党的名誉为由来告媒体。
也因为选举期间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批评国民党搞假民调,金溥聪也出来告宋楚瑜。宋楚瑜讲这个,是因为二零零零年总统选举投票前夕,马英九代表国民党宣布民调,连战民调最高,哪里想到投票结果揭晓,宋楚瑜得票接近三成七,陈水扁是三成九,最丢脸的是连战,才两成三,如果不是马英九这一席话,让蓝营支持者“弃宋保连”,宋楚瑜早当选总统了。为此宋楚瑜一直耿耿于怀,虽然这个假民调不一定是马英九主谋,但是他成了帮凶,马英九从来没有为此事向宋楚瑜道歉。这次宋楚瑜重提此事,马英九的分身金溥聪告宋楚瑜,除了表明马金的霸气与胸襟,还有什么?
卫生署失职,反告媒体误导
但还不止这单官司,去年辞职任期到今年一月底的卫生署长杨志良,在上任最后一天的二月八日所签署的最后一份公文,竟是状告三立电视台的“大话新闻”节目。杨志良以口不遮拦闻名,上任时以健保改革为己任,同时声称要收回马英九担任台北市长期间所欠下的四百亿元健保费。后者当然只是说说而已,马英九出任总统后,政府就用全国纳税人的金钱填补被马英九挪用的公款。而并不理想的二代健保在国民党全党护航下也通过了,但是他在任期间引发轩然大波的是新流感流行期间注射疫苗问题。
前年底及去年初新流感在台湾出现,卫生署用国产的新疫苗施打时,至少发生数十宗死亡与造成各种异常反应事件。由于新疫苗被怀疑临床试验不足,而每当发生意外事故,卫生署都急于表态与疫苗无关,因此引发民代与舆论许多质疑。
一般来说,只要施打疫苗出现可疑状况,都会暂停施打,但是马政府坚持自己完全正确,也没有好好对死者进行解剖研究,就让事件不了了之,简直就是草菅人命。民众怀疑之下,自然不愿意去做白老鼠。但是杨志良居然在一年后提告,内容为“散布传染病流行疫情谣言,导致没打疫苗民众因流感重症丧命”,而且是用政府的名义来告媒体。把自己施政的措施怪罪媒体。而总统府发言人罗智强也立即表示支持,可见背后的主谋就是总统府!
由于告诉的对象是亲绿媒体,统媒与统客欣喜若狂,完全忘记那时他们一样批评杨志良,包括行政院长吴敦义也公开说她老婆也不敢打疫苗。现在杨志良单挑亲绿媒体,可见其背后的政治动机。正是台湾这种政治与媒体生态,导致是非不分,别有用心的人得以借“蓝绿”来隐藏自己,公义长期得不到伸张。
这种用公款打官司的事件对民众是很大的威胁,因为一般民众财力远远无法与政府相比,而他们随时要接受法庭的传唤去应讯,导致日常生活与工作秩序被打乱,甚至疲于奔命。即使党国没有在告诉中获胜,但是对媒体与媒体人来说,已经形成寒蝉效应。马政府正是以压制言论来维护自己的政绩民调,但也因此被国际机构判定言论自由的倒退。
广告置入变新闻,政府收买媒体
恩威并施,是金溥聪这位有金小刀之称的新闻系副教授的功力。
去年十二月中旬,一位在中国时报工作了十六年的记者黄哲斌在他的部落格(博客)发表“乘着喷射机,我离开《中国时报》”的文章,一天内吸引十万人点阅,引发风暴,那就是他揭露了内部将广告变成新闻的欺骗行为。他说:“我越来越难独善其身、越来越难假装没看到,其他版面被‘业配新闻’吞噬侵蚀的肥大事实,新闻变成论字计价的商品,价值低落的芭乐公关稿一篇篇送到编辑桌上,‘这是业配,一个字都不能删’。”“一家亲爱的报纸同业,甚至采取浮动薪资,广告拉得多,业绩达成率高,才能享受较好的待遇。另一家报纸主管开会时,公然指责不配合的女性同仁说,‘大家都在卖屁股,你不要自命清高’。”
第三天,前中视主播、新闻企划室主管刘蕙苓写下:“就这样我离开了电视新闻界──回应黄哲斌一文:原来我这么‘不专业’?”中视是国民党的党产,她任职十六年,虽然过去有“赚钱能力”而受到重用,但是二○○四年总统选举时配合国民党做文宣时,被党务主管指责:“这种东西还有什么好看的!你到底懂不懂啊!你怎么这么不专业!怎么会派你来做,又把它做成这样?....你们有没有把我上次讲的听懂啊....,回去重做....”虽然有新接党职的国民党女性市议员缓颊说:“报告长官,刘主任是非常资深的新闻工作者....。”那位主管还是气急败坏的走了。刘也感到从来没有受到这样的羞辱而辞职。
这些就是国民党的党国新闻观。现在马英九全面执政,不但动用大量公款制作广告,还进行大规模的置入性行销,把广告当作假新闻写出或播出。问题还在于,受益者不但是蓝色媒体,还有绿色媒体。因为绿媒面对的受众,是马政府更需要洗脑的绿营支持者,而有的绿媒在得到这些好处以后,也会客气对待马政府。
也因此,在这些丑闻曝光,台湾记者协会、公民监督国会联盟等两百多个团体组成“反收买新闻联盟”时,除了自由时报进行报导外,几乎没有其他媒体报导,是不是显示他们没有拒绝被收买的决心?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香港壹传媒在台湾发展电视申请执照,也被马政府回绝。虽然金溥聪曾经在前年出任壹传媒台湾电视事业总裁,看来因为壹传媒的立场不是深蓝也要被打压,以致老板黎智英亲自在苹果日报写上:“马英九政府正加强箝制台湾媒体”。
《开放》杂志 2011年3月号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