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改需从言论自由入手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3月26日 转载)
来源:猫眼看人
(博讯 boxun.com)
看了南云楼的《中国政改的迫切性及路径选择》,觉得他对中国现实社会的观察还是比较深刻的,例如,他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政治结构明显滞后;例如他认为中国因政改缓慢而导致了大量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它们越来越有暴力倾向,而且越来越多,也就是说,越来越严重。
与此同时,南云楼对政改路径的探索也极有参考意义,看得出来,它们都比较务实,例如他认为“一、从县政改革入手,改革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二、改革人大制度,强化人大作用;三、开放舆论,民众有自由批评政府的权利;四、大力发展民间组织,推进公民社会建设。”
但是,南云楼这篇雄文也遭遇到一些网友的“质疑”,其中最有力量的质疑者是“龙猫龙猫”,他质疑道:“当今,中国的政改不是怎么改的问题,而是怎样促使当局要改的问题。”这也得到了南云楼本人的共鸣。
可以说 ,南云楼在论“迫切性”的时候,其实只是摆出政改迫切性的“形势”,在谈政改迫切性的“形势”时,南云楼分别从体制(政治)层面和社会(群体)层面来谈,可谓全面而深刻,遗憾的是,他没有谈及政改的“推力”。
有了政改迫切性,并不意味着政改就能进行,不然就是书生意气,政改从本质上说是既得利益的创新分配,这势必触犯到既得利益者的根本利益,而掌握权力的既得利益者是不会轻易松手放权的,一旦放权就意味着他的既得利益变成泡沫,至少流失惨重。
那么,什么才是政改的主要“推力”呢?我认为政改的主要“推力”只能是整个社会的舆论压力,而社会舆论压力的产生却有赖于公民的觉醒和言论的自由。事实上,言论自由更是公民觉醒的先决条件。因此,我认为,政改的主要“推力”就是言论自由,没有言论自由,谈政改不过是神马浮云。
首先,没有言论自由,所谓的解放思想无从谈起。
其次,没有言论自由,所谓的监督政府只是形式。
再者,没有言论自由,所谓的民意调查极不可靠。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不可否认,中国的言论自由确实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这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还要历经千难万险,才能“修得正果”。其实,南云楼在谈“政改路径”时,也谈到了“开放舆论”,也就是其中的第三点,但让人觉得它“不是那么重要”,似乎没有“县改”重要,因为他把“县改”摆在第一点。而事实上,没有舆论压力,“县改”可能也只是一种政治摆设,因此,言论自由之重要不言而喻。总之,没有言论自由,一切无从谈起,能谈起也不过是空谈。
南云楼在《中国政改的迫切性及路径选择》里当然也认识到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我在这里不过是“人为”地拨高了点,认为是政改入手的前提,不知南云楼意见如何?就算是闲聊几句吧,目前的言论环境尚令人堪忧,只能谈,而不能做,但能谈多少就谈多少,也是一种进步。敬请前辈赐教。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