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者特供 谁为普通百姓的食品安全着想?
(博讯北京时间2010年11月14日 转载)
作者:谭浩俊
出于对食品安全现状的忧虑,部分省级机关单位、大型国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金融机构或个人自发组织在城郊租上大小不等的土地,形成自供或特供食品基地。(11月12日《人民网》)
质量监督、食品监督、卫生监督、工商管理,监管部门越来越多,消耗的纳税人的钱也越来越多,从事食品、蔬菜等经营需要办理的审批手续和缴纳的规费一项不少,但是,食品安全形势却越来越严峻,以至于政府机关、企业、部门、单位等,不得不又过起了最原始的自种自给的生活,雇用农民生产不会带来安全问题的食品和蔬菜等。 (博讯 boxun.com)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社会的倒退,更不知道,这是不是社会的悲哀。
不错,有钱人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也不能认为是错的。毕竟,生命是最珍贵的,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
但是,有钱人可以搞特供、自供,那么,普通百姓怎么办呢?他们既没有经济实力雇用他人生产食品和种植蔬菜,又没有时间自己生产和种植,是否意味着只能听天由命呢?很显然,这是一种新的分化社会、分化阶层的现象。因为,如果任凭这样的现象普及开来,那么,公众与政府、富人与穷人之间将形成新的隔阂、新的矛盾和新的对立。
而事实上,这种类似于原始手段的预防方式,虽然可以减少和缓解一些食品、蔬菜安全方面的问题,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蔬菜的安全问题。土地、环境、水源、动物粪便等方面存在的污染问题,并不会因为自供或特供而解决。久而久之,会因为食用者的“过度放心”,而留下更大的隐患。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承认这样做是正确的选择,就等于放弃了对其他非自供、特供食品、蔬菜生产、经营、销售的监管责任,放弃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履行的义务。那么,纳税人供养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意义何在呢?所有的企业、公民,是否都可以为了自身的安全而不再生产产品、不再工作,而去生产食品、蔬菜呢?
恰恰相反,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需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公务人员站出来,去加强监管、加强研究、加强引导,而不是逃避、转移目标、推卸责任。如果这样,政府的公信力将完全失去,政府的威信和凝聚力、号召力也将荡然无存。
如果说企业、个人作出这样的行为,还能够理解和容忍的话,那么,政府机关也这样做,除了失职之外,可能找不到其他任何可以的评价和评判的理由了。我们甚至可以要求,对实现这种方式的政府机关及其负责人,以渎职、失职等追求责任。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希望有关方面能够重视这种现象,并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查一查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也许,这才是对政府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真正考验。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机关广建特供基地的做法当休矣/郑渝川 转基因问题很简单,问问吃特供的那些人吃什么/林云海 中国惊爆“毒香烟”几亿人受害,高级领导都抽特供烟 陈良宇在监狱吃特供,还抓许忠衡干嘛/严少雄 有多少人在享受特供?/严少雄 水利专家王维洛:不仅水有特供 高水费盘剥百姓 特供制度在 “生活朴素”窘/刘朝晖 为什么我们一直愿意去相信“特供”的存在? 特供制度的“周老虎”:“祝咏兰”的“谎”撒大了/牟传珩 特供制度的“周老虎”:“祝咏兰”的“谎”撒大了 支支吾吾的辟谣——“中央特供中心”慌了手脚 朋友!你有特供吗?/阳光中国22 毒奶粉危机持续蔓延 特供食品引非议 “三鹿”事件引爆中国“三特”:特色、特权、特供 牟传珩:中国三特:特色、特权、特供 —— “三鹿”引爆全民共愤 陈维健:无毒无偶的特供食品 中央国家机关特供引起海外网友愤怒(图) 网民赞中央特供:全国人民可以放心了!吾皇万岁! 建议开辟一个“中央国家机关特供产品”专栏 特供扩大:机关国企忧食品安全 建蔬菜自供基地 食品问题层出不穷 特供食品再受抨击 国庆节,高干24号特供处门庭若市(视频)(图) 实拍特供:北京大人物“买”东西的地点(图) 2万在京高干受惠于“特供”,严禁转基因产品 北京国A有机食品特供中心(图)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特供处”(图) 中央军委特供茅台酒(图) 高干特供:五粮液西山服务局专用酒(图) 毛泽东专用特供烟解密 邓南:中共中央领导的食谱来自慈禧太后(特供系列) 中央特供大会的照片(图) 朱廓亮:前副总理在凤凰台揭中南海食品特供 中共高干们为何不敢理直气壮说没吃“特供品”? 中共高干吃特供食品 如古代帝王 五粮液酒厂的一个通告,里面提到有中央的特供酒(图) 祝咏兰头衔是国家机关有机食品特供中心主任 国务院 你否认不了中央国家机关的食品特供问题 “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相关信息属谣传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