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众观点
]
就孙文广遇袭:声讨济南黑帮政府/中国人权论坛
(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4月06日
来稿
)
孙文广更多文章请看
孙文广
专栏
我们获悉,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先生在清明节时去济南英雄山悼念前总理、总书记赵紫阳先生,下山途中,在烈士林园门口遭人拳打脚踢,打断三根肋骨,现在躺在齐鲁医院重病监护房救治中。
(博讯 boxun.com)
孙文广先生招惹了谁?
谁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于来来往往的悼念人群中充当暴徒?
孙文广教授,一名75岁的老人值得五名不名身份的彪形大汉冒着置法律不顾而施暴?
用简单的逻辑推理可以得出结论:是已经黑帮化了的济南市地方政府和共产党的公安所为!
孙文广何许人也?
孙文广:一名曾经被关过“牛棚”,以“反革命罪”入过狱,判刑七年,山东大学老教授协会的副会长。受迫害后立志不再让中国侵犯人权的事再发生,立志要为公正廉明的社会做点事,立志愿为自由宪政民主的制度建构贡献余生。因而招惹了专制的共产党和政府。
孙文广先生不顾高龄,长期为正义之士、弱势群体、宗教自由信仰人士的人权呼吁,特别是在中共的高压下,公开为受迫害的法轮功学员呼吁。由于为正义的事业呼吁,要求司法公正,要求政治改革,结束一党专制,解除党禁报禁。因此,孙文广教授屡次被抄家,传唤,受到黑恶政府的打压。
据悉,4月4日上午九点,孙文广教授按照计划前往英雄山悼念支持民主改革,反对镇压学生的已故总理、总书记赵紫阳先生,先是被学校保卫处阻拦,孙教授坚持前往英雄山,后被警方派出的九辆警车尾随跟踪。
在如此多的公安监控的视线里,孙文广教授已经成为公安势力范围内的弱者,随时可以受到无法无天的打击。
目前,山东著名民运人士、网络作家、孙教授的好友车宏年先生已经在网络上公开了孙教授遭遇袭击的幕后背景。
车先生说:从4月3日起,孙文广教授在学校广告栏,张贴悼念赵紫阳专辑时,学校公安处的十几个人和市局的公安4、5个人,在周围挡住学生和老师,不许接近广告栏观看悼念赵紫阳专辑。打压前一天就开始实行了。当天,车宏年先生与孙教授约好到英雄山,结果出门就被便衣拦住,不让车先生参加悼念活动。随后,孙教授被五位流氓围攻受重伤。
这是流氓政府指使的又一桩犯罪行为!
我们中国人权论坛抗议济南地方政府施暴的行为!
强烈要求依法严惩打人的凶手!还孙文广教授一个公理!
而警方推辞说,“是毛派分子所为”,这纯属是不负责的不作为的行为。
我们拭目以看,济南的黑社会势力要猖狂到几时?
中国人权论坛
2009-4-6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孙文广:清明节该修复集体记忆
(图)
抗议劳教维权英雄张金凤/孙文广
孙文广:建议两会讨论直选日程表
孙文广:软禁是不民主的产物
孙文广:重庆之“罢” 甲天下
孙文广:可恶 可恨 抄电脑
孙文广:山东大学的“钉子户”
孙文广:高票当选楼长纪实
国旗的由来和更改/孙文广
孙文广再次被抄家后表示多种声音才是健康社会的表现
孙文广:我今天再次被抄家
孙文广:赞翁安中学生
孙文广:怀念我亲密的好友
孙文广:“卖国”后我成了“强奸犯”
孙文广:济南异议人士烛光悼六四和地震死难者
(图)
孙文广:支持亡儿父母维权——汶川地震窥析之四
(图)
孙文广:强烈抗议封锁地震新闻——汶川地震窥析之三
孙文广:少年之血映红中国黑夜——汶川地震窥析之二
孙文广:必须开放境外救援——汶川地震窥析之一
关注著名民主人士孙文广先生清明日祭奠已故前中国领导人被殴致重伤事件
孙文广教授被暴徒袭击后住院照片
(图)
张清扬:车宏年详述暴力攻击孙文广教授幕后背景
(图)
75岁大学教授孙文广祭赵紫阳遭毒打 断3条肋骨
(图)
独立中文笔会谴责对孙文广教授的暴力袭击事件
清明节孙文广教授悼念赵紫阳被暴徒袭击重伤
孙文广:昨日庭审 山大扣我退休金
孙文广教授诉山东大学扣发养老金案已开庭
(图)
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因呼吁民主退休金被扣
孙文广:山东大学“钉子户”
孙文广坦然面对第二次国保抄家
孙文广今天被抄家,电脑被拿走
(图)
孙文广:六四赴京受阻记 ——悼念六四19周年
孙文广教授家门被反锁
孙文广:清明祭奠日记
孙文广:李金平明天将在家中灵堂悼赵紫阳
孙文广:北京密会守灵钉子户李金平
(图)
孙文广:北京失踪纪
台广 杨宪宏与孙文广谈清明节
孙文广 邀您去英雄山祭奠英烈
(图)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