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众观点
]
北京教授谈《零八宪章》:当然都是非常正确的,但中国难做到
(
博讯北京时间2008年12月14日
转载
)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曾撰写《民主是个好东西》的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日前接受中新社采访,就反腐败问题发表看法,其中提及体制外公民监督的必要性,并指出目前公民监督的体制很不完备,渠道也不多。德国之声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胡教授也谈到了他对《零八宪章》中相关内容的看法。
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12月9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报道题为“跳出权力监督求突破,最担心腐败向特权转化”。对标题中所阐明的观点,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有一些不同意见。他说:“实际上中国腐败的大部分,或者说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特权腐败,就是特权造成的。怎么还存在担心的问题呢? ”
(博讯 boxun.com)
在这篇文章中,俞可平认为,学界和媒体一谈反腐败就归结到权力监督上,这种思路是对的,但并不全面。但在文中俞可平也明确表示,体制内的自我监督不是充分和完备的,还需要有体制外的公民监督,而后者的体制很不完备,渠道也不多。对此胡星斗表示赞同。他说:"目前,如果说中国有监督,它主要是自我监督、同体监督、内部监督,现在我们缺少的就是外部监督、异体监督、他人监督、公众的监督。这种监督的渠道是非常不畅的。或者说现在也有一点渠道,比如说媒体、特别是互联网。"
胡星斗也提出一些反腐败面临的体制上的问题。他说:"我们没有一个机制,能迫使地方政府要接受人民的监督。比如说,我们无法通过各级人大来弹劾官员,那个腐败的官员、渎职的官员、不负责任的官员。我们都没办法。"
胡星斗所提到的人大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其实在目前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的《08宪章》中也被列为内容之一。在问及他对《零八宪章》中与反腐败相关联的内容时,胡星斗表达了他的看法和忧虑。"它上面讲的都是大而要之的一些措施,当然这些措施都是非常正确的。但我认为中国目前还很难做到。像《零八宪章》这样的内容呢,它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产物。我个人是主张理想主义要与现实主义结合。那种过于理想的东西实际上是无法达成目标的,相反有可能造成反弹。所以我一方面对那些内容表示尊敬,另一方面我还是主张一种温和的中间的路线。我是主张宪政社会主义。"
尽管如此,胡星斗教授所提出的几项反腐败主张其实与《零八宪章》中的部分内容是相吻合的。胡星斗教授主张:"一是阳光行政,所有的重大决策都必须公开。政府和议会的会议老百姓都可以去旁听。第二个是阳光财政,财政支出不能是像现在这样的秘密化的。老百姓不知道所缴的税款都用到什么地方了。而且钱袋子也掌握在各级官员的手中。第三个方面,阳光收入,官员的收入必须申报、公开。"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张健:声援《零八宪章》
吴高兴:零八宪章发布前夕:12月8号夜晚的北京与临海
秦耕:希望官方以文明的方式回应《零八宪章》
刘逸明:声援晓波先生 践行《零八宪章》
刘晓竹:《零八宪章》的三个战役
梦邦:《零八宪章》第一大失误
陈维健:《零八宪章》-民主不能再等待的呼声
杜丽平:林培瑞译本篡改了《零八宪章》原文
刘晓竹:假如《零八宪章》签名过万
任畹町评《零八宪章》:官方学者律师的大进步
鲍彤:“零八宪章”何罪?—不得不说的话
徐文立:中国《零八宪章》是二十一世纪的《七七宪章》
零八宪章签名人留言选摘(二)
多省参加《零八宪章》联署人被警方传唤、约谈
上海警察宣布:签署《零八宪章》就会享受谈话待遇
《零八宪章》的由來和前景——金钟答日本專欄作家河井森太郎先生問
我们和刘晓波不可分割-部分《零八宪章》签署者声明(更新版)
《零八宪章》第三批签名人正式名单共526人
从捷克《七七宪章》到中国《零八宪章》
零八宪章签名人留言选摘(一)
海外华人学者就《零八宪章》的声明上签名的第二批名单(共98人)
《零八宪章》第三批签名人正式名单(共526人)
达赖喇嘛对《零八宪章》发表看法
因《零八宪章》更多人被抓
(图)
关于落实零八宪章、营救刘晓波博士告全国人民书(第二批签名名单984人)
中国民主论坛(纽约)集体签名支持《零八宪章》
参加《零八宪章》签名者更多人被抓
鲍彤:“零八宪章”何罪? ---不得不说的话
抗议北京当局因《零八宪章》迫害骚扰联署人
家家看博讯 有口皆碑"零八宪章"
秦耕因签署《零八宪章》被海口市公安局传唤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