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别急着“救市”/西风独自凉
(博讯北京时间2008年10月22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西风独自更多文章请看西风独自专栏
陈伟华《合俊倒闭事件中被忽视的真相》(10月20日南方都市报)一文,拨开金融危机的迷雾,指出企业家的失误才是合俊倒闭的真正原因。文章最后杀了个回马枪,对政府介入“制造业救市”表示赞同:“如果真的到了企业在金融危机中一触即倒的时候,救市恐怕是来不及了。”让人有似是而非的感觉。
(博讯 boxun.com)
合俊倒闭的主要原因,正如陈伟华所分析的那样:“在试图改善处境的积极出击中,合俊的步伐迈错了方向。”
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加工型企业肯定会造成极大冲击,企业在金融危机中一触即倒的危险,是否就能说明政府“制造业救市”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呢?用老百姓的血汗钱支持企业家,何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投入医保和增加贫困救济呢?
成交量和价格都在一路下滑的房地产也在呼吁政府救市,事实上,任何一种商品都有淡季和旺季,价格波动是正常现象,没有一样商品可以保证在市场上只涨不跌。如果房地产的冬天能够挤掉一些泡沫,使政府行为规范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同样的道理,政府如果急于介入“制造业救市”,真金白银丢进去,救得活与否尚且是个未知数,又或者救个半死不活,企业永远还是长不大的孩子,应对危机的能力始终低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有风险,没有包赚不赔的生意。中国出口加工型企业本身就处于产业链的利益末端,人家靠技术、品牌、市场占有率已经抽走了利润的绝大部分,中国企业的这点利润还是在高能耗、损害环境,以及劳工低工资、低福利的基础上取得的。
如果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应对不佳,如合俊一样“步伐迈错了方向”,正是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优胜劣汰本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意。只有那些明智应对、内部挖潜、紧缩开支的企业家才能安然度过危机,更大、更强的企业也只有经历过各种风雨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此次金融危机让人们产生了一个错觉,即如果美国政府早就加大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金融危机就可以避免。恰恰相反,世界主流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正是因为美国上一界克林顿政府为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点,不该出手就出手,全面启动房地产市场,引导、鼓励人们大胆超前消费,才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风暴。
最近一段时间,欧美国家的救市方案纷纷出台,却收效甚微。如果一个很大的窟窿很容易就能得到弥补,也就无所谓什么危机了。我非常赞同陈伟华在当前金融风暴的席卷之下对企业家的忠告:“手头上的筹码少了,裤腰带紧了,你就必须勒紧裤带过日子,每一步都小心谨慎。”
大浪淘沙,在金融危机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的企业,经过市场严峻的考验,内部机制、人员配备、综合竞争力都必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政府别急着进行效果不佳的“救市”,用看得见的手创造一个良好、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给企业一个自由竞争、自我拯救和提升的机会,不失为上上之选。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海门政府终于出手救市了(房地产) 黑你个蛋--微软充当帮凶逼中国救市/林继明 中国救市奇闻,买房竟然可以中考加10分 贾卧龙:政府救市--保持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 救市政策,只是楼市新一轮暴跌的开始。 伸 正 卢一平:深圳报业血汗发行救市措施内含酒味难挡订报数量惨降下滑 布什救市方案国会通过与否对我国都是忧/余治国 假如美国财长跪求中国救市 邱智华:潘石屹救市说暴露出房地产业黔驴技穷 救市阳谋之上策:坚决不买房,把房价赌到底!/邢学军 韩志国:政府救市治标不治本 陈维健:中国政府二千亿为美救市的乌龙事件 救市方案被否决 布什政府怎么办? (图) 哀叹的星条旗:掠穷济富救市救世 全世界凭啥为布什抬轿/亚笛多星 中国老百姓不同意政府参与美国救市/海峰 政府应当如何救市?/邓新华 美国经济学家反对救市的启示/王攀 毕文章:美国救市与主义何干? 要储备委员会不要中投公司--评中投600亿美元为日本救市/杨芳洲 三中全会上演改革反贪秀 救市不见成效 股市圈钱收割完毕:中国证监会救市? 王德邦:休市是最好的救市! 美国救市,中国买单!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