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审年年犯,年年治年年乱,何时完?/刘义忠
(博讯北京时间2008年9月02日 来稿)
在新任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审计报告中,有20个部门和单位被点了名。相比2007年度被审计的53个部门和368个单位,被点名的是少数,审计署负责人表示,不点名或只有部分单位被点名,绝不是像有些媒体猜测的那样:审计署遇到压力,退缩了。(8月28日《中国青年报》)
(博讯 boxun.com)
又有媒体报道,纪检委出台措施严厉整治乱收费,还是把教育卫生作为重点。
让人不解的是,问题并没有少,惩治力度似乎变小了。当年由李金华刮起的“审计风暴”,颇让国人兴奋了一阵子,人们似乎就要看到风暴之后的雷雨了。可惜,后来的大戏总是一个套路:年年审计年年犯,一些部委屡屡“上榜”,整改后来年再“上榜”。问题审出一堆,乌纱帽落地几顶?看多了这样的审计大戏,人们一次次从希望的波峰跌入失望的谷底,渐渐地,大家都患上了“审计疲劳症”。如今依旧是“年年岁岁错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你审你的计,我违我的规。又有多大意义?此次审计报告的“点名依旧”让媒体很兴奋,但其实没必要兴奋,且不说点名的少了,即便仍和以前一样点名,点名之后仍然像以前一样不了了之,审计就谈不上有什么进步。
你治理你的乱收费,我照样的乱收费,我知道你是喊着玩的,一阵风过去了得实惠的还是我。其关键是没有跟乌纱帽挂钩,跟个人利益挂钩。
只有从行政问责转向法律问责;从组织问责走向个人问责;从行为问责到后果问责的转变,才能扭转目前审计与问责脱节、乱收费跟问责脱钩的困境。特别是谁去问责的问题,难道都得由总理出面才行么?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