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一个蒋介石,各自表述
(博讯北京时间2008年1月10日 转载)
民进党政府决定撤销军方对两蒋墓地的宪兵守护,引起国民党的反弹,蒋家后人甚至扬言,要把两蒋陵墓移到中国奉化蒋的老家安葬,于是更引起争论。
香港《大公报》引述南京学者的评论说,目前两蒋陵墓移到中国的时机并不成熟,因共产党是否接受,国民党是否同意,民进党政府是否放行等,都是未知数;主要因为两岸三个主要政党对蒋的评价不同,其历史地位未形成定论,可谓“一个蒋介石,各自表述”,导致移灵问题十分敏感。国民党一向宣传蒋是“伟大领袖”,共产党批蒋是“人民公敌”,民进党则视蒋为独裁者,“二二八屠杀元凶”。 (博讯 boxun.com)
2006年春,蒋介石的四百万日记在美国胡佛研究所向大众公开(持照片证件者均可查阅),可谓“一个蒋介石,又有新表述”。该日记跨度从1915年到蒋去世前三年的1972年,长达近六十年。看过这些日记的两岸研究专家普遍认为,该史料具高度真实性及权威性,能够颠覆国共两党过去的官方论述,把蒋从国民党的“伟大领袖”神坛上拉下来,也把蒋从共产党的“独夫民贼”祭坛上拉下来,还原其本来面目。
所谓走下“祭坛”,因这些日记呈现出蒋介石、国民党领导抗日的真实,而不是北京宣传的共产党领导抗日。日记证实,蒋了解当时中国缺乏对抗日本的国力,因此尽量拖延正式开战,以让中国争取时间备战。中国研究蒋介石的权威学者杨天石说,“蒋日记具很高的史料价值,足以改写中国近代史!”
所谓走下神坛,因蒋介石的日记披露了很多隐私,包括早年私生活细节等;自我撩开了国民党歌颂的“道德圣人”的面纱。日记显示,蒋早年曾想做生意,炒股票,甚至想留学美国,并不生来就是“伟大领袖”的胚胎。尤其日记有蒋帮助孙中山暗杀党内政敌陶成章的内幕。蒋用暗杀手段对付党内异己,那时就显露出他崇尚暴力的独裁者本性。该日记还显示,蒋败退台湾之前,对国民党的弊病知之甚详,曾主张将中国国民党改名为“劳动国民党”。
纵观蒋的日记和其历史,他当年在中国大陆领导抗日、对抗共产党,推动中国现代化,虽不是民主领袖,倒也功大于过;而败退台湾后,实行小皇帝般的“戒严法”统治(死后权力传给儿子,更是皇帝做法),则是明显的独裁者。今天,撤销宪兵守护独裁者墓地是台湾走向民主的象征,因没有民主国家要动用军队看护独裁者尸骨的。将来那些守护“国父纪念馆”孙中山石像的宪兵也应撤销;因为大活人看护石头的“兵马俑”时代早已过去。
怎样对待独裁者的遗迹,也是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标志之一。
——《自由时报》2008年1月7日“曹长青专栏”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谢选骏: 蒋介石父子何以失去大陆、台湾? 蒋介石不为人知的七大贡献 谢泳:由叶利钦想到吴国桢和蒋介石的一次谈话 蒋介石正被拉下神坛/凌锋 蒋介石如何第二次帮助共产党夺权 小议毛泽东与蒋介石/武振荣 崇义:台湾的出路,在于肯定中国右派第一人——蒋介石 管住蒋介石、毛泽东领袖们……/巩胜利 蒋介石吃过的亏民进党还要再吃吗? 2位主笔:毛泽东和蒋介石的遗愿 9.18事变前后真实的张学良和蒋介石/LISA 蒋介石有意放走毛泽东?/樸石 樸石 抗战关头蒋介石的几次宣言(图) 知识分子曾经敢于对蒋介石说:“大学不是衙门!” 观世山人:蒋介石兵败大陆后对文武百官的检讨发人深省 观世山人: 从蒋介石不肯更换专用汽车谈起 廖建明:宁静革命推翻蒋介石 曹长青﹕「蒋介石扫他妈的墓」 蒋介石之孙蒋孝严北京卖书(图) 蒋介石故里浙江奉化喜庆水蜜桃开摘日(图) 台北规划专家团参访蒋介石宋美龄在上海旧居 蒋介石像 进驻广州孙中山馆 社科院:蒋介石在抗战中的历史功绩 七七事变68周年颂抗战 北京肯定蒋介石抗日(图) 大陆国民党抗日纪念馆:群像以蒋介石为首 正面描写蒋介石政府抗日的书籍上市 蒋介石家乡爆圈地丑闻(图) 对她一见钟情 蒋介石和青楼女子陈洁如(组图)(图)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