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关系的甜与酸
(博讯北京时间2007年7月03日 转载)
最新解密的中情局文件显示,尼赫鲁在和北京打交道时不加批判很是天真,这导致了印中关系在1962年达到最低点。当这种关系突然出现了新的刺激时,应该会引起一两种新的想法:不仅解决边界纷争的谈判没有前途,而且最近有迹象显示北京似乎有意折磨印度的敏感神经。
(博讯 boxun.com)
和全印行政系统(IAS)一起的阿鲁纳查尔邦代表团被拒绝签证,理由是中国公民进入中国不需要签证。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通知印度外交部长穆吉克(Pranab Mukherjee),定居区的存在并不能影响中国对这个边界的领土主张。这和两国2005年签署的协议的第七条似乎相抵触,按照这条协议,各国将保障它们受边界主张影响的定居人口的利益。
1980年,邓小平曾提出一个边界纠纷决议,籍此双方接受当前的实际控制线。如果印度先主张阿克赛钦(Aksai Chin),中国就会在阿鲁纳查尔邦照办。这可以构成解决问题的基础,但中国对阿鲁纳查尔邦的强烈主张令计划落空。中国在2007年的做法令人感到奇怪,1962年中国人实际上占领了这片领土,但后来退出。而另一方面,新德里在北京敏感的问题上一向是随和的。
它已经接受了中国对西藏和台湾的宗主权。北京也必须承认印度是一个民主国家。它给达赖喇嘛(他已经不再抗议中国对西藏的主权)提供庇护不应该遭到反对。
我们可能不需要过分乐观的“印度与中国是兄弟”情绪。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经济的崛起触动了来自政治领域的印度人。新德里需要在两国关系的积极面上努力,同时要小心留神。中国可能很快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日益频繁的贸易、旅游和文化交流可能最终抚平政治关系的毛刺。不过同时,信赖中国也要十分小心才行。
英文原文:http://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Opinion/Editorial/Sweet_and_Sour/articleshow/2165616.cms
来源:印度时报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牟传珩:中印关系:地区利益的竞争对手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