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舟:不斷提升公共福利拯救“對社保的信心”
(博讯2006年12月06日)
陳一舟(山東評論家 歐洲導報社轉發原創稿)
中國青年報12月4日報道,民調顯示:71.6%的公眾感覺退休後只能依靠養老金。勞動保障部門時下的表態以及對於社保基金管理的拯救性措施,只是消除了老百姓的不滿而已,離讓老百姓滿意尚有差距。老百姓對社保沒有滿意感,信心自然也就缺失。那麼,拿什麼拯救對社保的信心,怎麼讓百姓對社保滿意? (博讯 boxun.com)
拿什麼來拯救公共對於社保的信心?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目前,最大的一種聲音認為,延遲退休對緩解養老保險支付危機有積極作用。然而,正如前財政部長項懷誠所言,現在延長退休年齡,在中國不合實際——就業新崗位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靠已到退休年齡的人退出工作崗位,延遲退休年齡,勢必又會加劇就業危機。顯然,通過延遲公民“吃養老金”時間消弭“社保危機”的做法,治標不治本。而更顯然,在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的今天,必須要儘快在養老保險和社會就業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有效化解這一危機。
在筆者看來,這一“平衡點”,既是公共福利。目前,局限于現有的公共福利水準,公共只能會產生這樣的感覺——退休後依靠養老金生活,而“養老金帳戶的虧空”問題,很自然就引發公共的危機感。而如果公共福利水準提升到一定的水準——社會福利性養老超越家庭養老或者個體自主養老而佔據主流,比如由政府主導的公益養老院資源足以滿足大眾的養老需求,以及養老品質,即便是“養老金仍然具有問題”,人們的養老危機也不會這麼強烈。
由此可見,將“養老保障”作為政府工作和財政投入的重點,逐步建立健全大眾化的養老資源,靠不斷提高公共福利來拯救“對社保的信心”,是一條必由之路。養老,是一種現實的的社會需求,只有政府所提供的包括公益養老保障在內的公共福利以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化存在,才能讓公共消除擔憂心理。在養老模式、養老方法、養老品質等方面,人們有了充足的選擇餘地,所有的“後顧之憂”就不復存在了。
當然,這要建立在加強制度監管、杜絕社保資金的貪污挪用等現象的基礎之上;也當然,公共福利的提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換言之,公共“社保危機”的徹底消除,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新聞鏈結: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12/04/content_1596221.htm)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王豔:資源產品的漲價與公共福利的保障 刘晓波 : 特权福利与两极分化 茉莉: 欧洲悠闲生活的背后—谈公民福利权 陈贞璟:富人的“美容”與窮人的“福利” 从社会福利制度透视中国人的经济权利/何清涟 令我吃惊的俄罗斯福利真相! 大陆部分中央单位福利“好得过分” 外国人到中国工作不再有特殊福利 垄断企业的高福利成众矢之的 中国反洗钱处于两难境地 变相福利也可能是洗钱 揭秘暴利行业内部福利腐败,叫中国穷人如何不仇富? 两会:垄断行业“福利腐败”致收入分配不公 公交等垄断性行业主管部门回应“福利腐败” 两会:委员炮轰垄断行业:福利雷打不动 一改革就涨价 “福利腐败”:权力腐败的延伸 孙立平:改革:削特权还是减福利? “我受贿是为员工谋福利” 湖南多家福利院售卖婴儿牟利 湖南数家福利院倒卖婴儿 800元买入3万元转售 职工福利拟纳入工资范畴 福利机构买豪华游艇?(图) 江西省级领导“豪华福利别墅”调查 深圳7000套福利房分给公务员惹质疑(图) 儿童福利院子宫切除案续:被切除的不只两人,有的被遗弃(图) 中国福利院因智障少女月经麻烦割子宫 吕柏林: 农民有福利吗?──为刘晓波的“农民福利说”注脚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