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达功:深圳能否变为“政治特区”? 请看博讯热点:政治体制改革
(博讯2006年7月16日)
赵达功更多文章请看赵达功专栏
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要求政改
(博讯 boxun.com)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早已完成其历史使命,“特”字已经不复存在。从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深圳推向全国,不得不说这是中国的一大进步。问题在于,经济的发展,自由市场经济的框架,与之相适应的必然是政治上的自由,必然是政治制度随之的变革。令人悲观的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胡温执政以来却感到正在倒退。
由于中共顽固坚持专制制度,经济上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这种激化程度实际上中共统治集团也承认,当权者企图在不触动专制制度和一党专政的前提下调节。无奈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不听命于中共集团的想象,腐败的普遍化,权力的滥用,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和中共官员的“无法无天”,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民众自发的反抗,此起彼伏的“骚乱”、“群体事件”让当局头痛不已。共产党考虑问题不是从制度上入手,如何利用国家机器进行镇压成了“稳定”的唯一手段。
政治变革来源于民众反抗的“群体事件”频繁发生,规模越来越大。二○○五年中国公安部长周永康接受西方记者所说的话,证明了中国官方最为担心的社会问题正日趋严重。周永康对路透社记者说,中国上个月共发生了七点四万起群众性事件或示威游行和骚乱,而二○○四年一年才发生了五点八万起,十年前才只有一万起。二○○六年以来,有关发生大规模抗议示威的新闻不断,尤其是农村,不是数千名农民同警察发生冲突,就是数百名抗议者遭到警方的血腥镇压。
中共党内有识之士的政治远见
中共党内并不缺乏有识之士政治智慧,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也能精辟入里,但他们不能影响最高当局的决策。比如前中共领袖赵紫阳,他就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鲍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赵紫阳为中国走出极权政治的束缚做出了开创性的努力:他主张形成由社会各界即各主体之间互相协商对话的局面;他坚持经济改革必须由政治改革配合;他提出了政治改革的方案;他坚持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学运;他在反腐败和一党制的矛盾之中质疑一党制。他与胡耀邦一起对中国突破极权主义的贡献,还有何人能出其右 如果这种实质性、开拓性的贡献配不上「民主」一词,这个词究竟还蕴藏着什么深奥玄妙的意义?”(《赵紫阳的政治智慧》二○○六年《动向》杂志六月号)
中共元老任仲夷先生也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二○○四年第八期《炎黄春秋》发表《任仲夷谈邓小平与广东的改革开放》文章,在赞扬邓小平经济上改革开放的同时说,邓在造就一个渐渐富裕起来、相对开放的社会同时,也留给了我们一个尚未能解决贫富悬殊问题与腐败蔓延的社会,“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政治改革的相对滞后”,现在是“市场经济,计划政治”。为此,他呼吁必须要过政治改革这一关。他认为这一关终得过,“现在不过,以后说不准更难过。”他说:“过政治改革这一关一定要有勇气、胆识,横下一条心,「杀出一条血路来」!”
二○○四年任仲夷接受《同舟共进》采访时,高度赞扬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伟业,但也指出邓小平未利用他崇高的威望,及时地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他同时还提出三权鼎立可从根本上遏制权力垄断,以解决目前盛行的腐败问题。
政改可以先从深圳开始
既然当年邓小平搞经济改革首先抓“试点”,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那么我认为政治改革也可以从深圳抓“试点”开始,建立“深圳政治特区”。香港行政特区实际上就是一个政治特区,深圳毗邻香港,两个城市的市民彼此来往频繁,香港的法治和自由一直在影响着深圳市民的心理,如果深圳进行政治制度改革,首先模仿香港的政治制度,这是一个简单而行之有效的途径,虽然香港不是完全的民主制度,但法治和自由制度完全可以学习,这就是独立的司法制度和新闻自由以及政党组织多元化。九七回归以来,香港市民梦寐以求的是彻底的民主化,每年七一香港市民都为争取普选和民主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实现其目标。
政治改革的循序渐进我是赞同的,但必须起步。深圳的第一步必须迈出,其他都好说。只要走出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全面的民主化,建立“三权鼎立”的民主政治制度。
建立深圳政治特区或许是一厢情愿,照目前看,中共当局一直在维持香港现状,拒绝公开普选时间表和路线图,如何能在深圳建立政治特区?不过,中共还存在变数。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和不断发展的社会反抗力量,或许可增加党内的变数,从而逼迫中共当局下决心进行政治改革。
二○○六年七月二日
(原载《动向》杂志7月号)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綦彦臣: 评中央党校的政改设计提纲 朱学渊评《胡锦涛政改思路浮出水面》 牟传珩:“三角一圈”宪政改革初探 郭永丰:中共政改是虚,胡温图任期“圆满”是实 改革必须政改先行--应让人民共议改革/温辉 “宪政改革”,一个多么富有欺诈而鼓舞人心的称谓!/贺伟华 曾荫权弃政改攻媒体/凌锋 香港政改横刀杀出区议会/艾克思 羁縻还是行宪?—从香港的政改游行想到中国的宪政关系 香港政改:中共又在强奸民意了 由台湾选举想到大陆政改 呼唤政改“时间表”和“路线图” 特首政改受挫,中共软功分化/艾克思 胡锦涛“从容面对香港政改争议”背后 香港政改聚焦普选时间表/凌锋 中港政改歪论相通/凌锋 香港民主派对政改应有的对策/凌锋 香港政改的骗局/凌锋 中国发展的一个模糊拐点:缺乏公开性的政改(图) 中共中央党校政改报告建议县级直选 中央党校课题组政改报告摘要 胡锦涛政改说明暗藏惊人玄机 南方周末:越南试水政改 两人竞选越共总书记 日本媒体称中国回避根本政改问题 政企分开改革方案出炉 邮政改革进入实施阶段 西方在华投资阻碍中国政改? 两会前瞻(二):农村政改停滞只能求温饱 北京批评香港议员否决政改方案(图) 政改的希望在民間 成都新都政改触动政治底线 传胡锦涛拍板港政改 温家宝南巡广东为政改铺路 蒋彦永思考艾滋病防治及政改问题 空军中将作家刘亚洲呼吁中国及早政改 中国人大审议香港政改报告(图) BBC点评:中国基层政改与反腐败 哈佛大学教授探讨中国政改前途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