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重新强调“自力更生”
(博讯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2日 转载)
习近平上周在参观黑龙江国营农场期间表示,贸易战“不是坏事”。中国国家主席选择在国营农场发表讲话并非偶然。
中美贸易战以及国内经济增长下滑正在推动北京加深对核心国有机构的依赖,即便自由派人士敦促继续开放经济并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使得中国政府重新强调在粮食和技术方面自力更生,这是毛泽东时代的常见主题。在中美贸易战中,华盛顿对近一半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在参观东北黑龙江省的国营农场期间表示,“这不是坏事”。黑龙江是中国的一个“粮仓”。
习近平选择国营农场发表上述讲话并非偶然。与加工俄罗斯原油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旗下子公司辽阳炼油厂一样,这些国有农场代表了中国国有企业的价值:它们是政治上可靠的机构,有望保证供应安全,即便代价是牺牲在商业上有竞争力的业务。
华盛顿禁止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ZTE)在7年内与美国公司开展业务往来的举动震惊了北京,揭示出该公司对美国企业设计的芯片的依赖。它促使中国再次推动发展自己在芯片领域的专业知识。
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等前国家规划官僚机构地位上升。这些官僚机构对私营部门持怀疑态度,并赞成自上而下的政策,使其能够引导资金流动并垄断审批权。在他们的监督下,国家侵入了改革时期由私营公司主导的领域。
《红色资本主义》(Red Capitalism)一书作者侯伟(Fraser Howie)表示,贸易战加剧了中国的孤立感。他说:“它助长了一种观念,即‘我们,中国,我们被敌人包围着。美国正在跟我们作对,因此所有资源都必须由国家支配’。”
上月,科技企业家吴小平在网上撰文主张,在中国,私营企业让位于国家经济的时机已经来临。有些人认为作者有些讽刺。其他人认为,他的言论加上党内官员的类似评论,是试图完全转向国家经济的试探性气球,否定了中国持续40年的国营/私营混合型经济。
侯伟表示:“这里被忘记的关键事情是,所有私人经济活动最终都由国家决定。”
译者/裴伴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来源:FT
(博讯 boxun.com) 86232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