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户籍人口每五人中有一位老人
(博讯北京时间2013年11月21日 转载)
来源: 财新网
11月20日,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研究室副主任刘剑波在首都之窗的访谈中介绍 ,北京全市户籍人口中,老年人口超过五分之一。
刘剑波介绍,1990年,北京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
从户籍老龄人口看,2012年底,北京全市户籍老年人口达到了262.9万,占户籍人口比例首次突破20%,达到20.3%。目前,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以每天400人、每年15万人的规模增长,年均增速为6%。预计到2020年,北京户籍老年人口将超过380万人,占到户籍人口的25%。
从常住人口看,2012年底,北京全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286.8万,占总人口的13.9%,预计到2020年常住老年人口超过400万,约占总人口的20%,2030年将超过500万,约占总人口的30%。
未来,北京市老年人以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并存,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16.2%,完全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5.5%,失独家庭老年人还有0.7万人。
根据2013年的北京市政府折子工程的要求,北京市要培育一批养老服务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给予社会办托老所全托型床位运营补贴,大力发展康复型护理型养老机构,开工建设养老床位一万张。
北京市民政局福利处处长李绍纯在访谈中介绍,到2015年,北京全市要建成养老机构床位12万张,基本上“十二五”期间每年平均要新增1万张。截至11月中旬,2013年的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在2012年8.7万张的基础上,已经新增1万张床位,目前总数达到了9.7万张。但是,要达到2015年12万张的要求,今后每年一万张的任务还是比较重。
李绍纯还介绍,目前,该市的养老机构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独立的养老机构,一般规模较大,且不靠近社区,需要配套建设医务室。目前,全市400家养老机构中有近100家设置了医务室,有30余家已经申请到了医保定点机构资质。
第二种是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安置到养老机构,既可以对周边社区老人辐射,同时对养老机构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这类养老机构也是医保定点。
第三种是靠近社区的中小型养老机构。按卫生局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密集地区是有布点的。养老机构与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街道级的卫生服务中心可以签订协议,让医生到养老机构巡诊,或者采取定点合作方式,需要医保定点或医疗服务的老人,可定期到附近的卫生服务所治疗。■
责任编辑:常红晓 | 版面编辑:路炳阳
(博讯 boxun.com) 2322860043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