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发文奉劝国人不要将美国树立为假想敌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1月19日 转载)
自由亚洲电台2012-01-19报导
(博讯 boxun.com)
中国18号的《环球时报》 的一篇评论文章说,中国不能意气用事,为一己之私而将美国树立为假想敌。美国有学者对《环球时报》这篇文章相对理性的态度表示欣赏。
《环球时报》这篇评论文章的题目是:《中国不能以一己之私而将美国假想为敌》,作者是清华大学中国战略与公共外交中心主任赵可金。该中心是中国当局有数的智囊机构之一— 这应该不是什么秘密。
美国最近所宣布的重心转向亚太的军事战略调整牵动了华人舆论界的神经。海内外华文媒体纷纷就此展开讨论;其中不乏中肯的分析,但也有不少带感情色彩的观察,称美国此举意在围堵中国。这应该就是清华大学的赵教授为《环球时报》撰文的背景之一。
美国博尔州立大学荣誉退休教授郑竹园表示,他欣赏赵可金教授与民族主义保持距离、以中美友谊为重的态度:
“我赞成清华大学教授讲的,不要鼓吹民族主义,不要鼓吹国家的对立。还是讲我们不把你当成上帝。这个应该是这样讲吧。她的文章我觉得很好,因为最少这个给美国人看来我们没有把你看成是一个假上帝。”
访问过中国、一直关注中国的郑教授表示,在他的印象中,普通中国人并没有敌视美国的情绪,但是中国新生代对美国的战略重心转移看来有误解:
“我想普通人是没有,但是新的一代比较有高度的民族主义,看到美国人现在说要回太平洋了,太平洋是我们的了,在一般年轻人看起来是有点围攻中国的意味在里头。”
郑教授表示,美国决不会在军事上围攻中国:
“最近奥巴马就说我要回亚东,要回东亚了。这有点从经济转移到战略部署方面。我的看法是美国摆出战略的部署,但我想发动一场战争是不可能的。所以国防部长讲过,美国以后绝对不单独对一个国家发动战争。所以将来两国人还是要??。”
这位学者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上得了美国不少好处,美中经济上是互补的:
“中国经济的变化大,美国也是有很大的贡献。没有美国市场,中国的经济成长率不会那样高,也没有这么大的美国债务在中国手里。公平来讲,美国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很大的。美国很多中下层阶级用的东西像沃尔玛主要是中国来的。所以在经济上应该有是一种互补。”
清华赵可金教授的文章引用了79年邓小平在回答“为什么要重视同美国的关系”这个问题的时候所说的一句话:“回头看看这几十年来,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 美国威克森林大学教授李伟钦表示,邓小平这句话是有充分根据的:
“那时候这么讲是因为美国是有最大的购买力、美国的市场是最大的、美国的科技是最好。你要转移科技、你要占有市场、你要资源、你要卖东西,当然就是美国。”
李教授表示,在历史长河中,美国对中国就算挺好了,至少比其它列强对中国好:
“你若比较19世纪、20世纪以来,你若看所有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的话,相对的程度来讲,相对的中西互动,美国比起其他西方国家的话,实际上对中国还是比较友好一点。当然美国人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它当然以国家利益为前提,就像中国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一样。”
李教授说,中美两国不应相互猜疑,中国有人说美国试图对中国实行文化控制,那也许是过于敏感了。如果这样敏感,那中国到处办孔子学院不也是一种文化控制吗?
本文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博讯 boxun.com) 4319813194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