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邦:用心灵的竖琴拨动善良人们的心弦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12月01日 转载)
11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俄罗斯访问时前往圣彼得堡皇村中学普希金旧址参观,并发表了深情而耐人寻味的演讲,其中说到:“其实我对普希金的认识,不仅是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他是在沙皇专制时代对自由的追求,最有名的是他的《自由颂》,他说我相信我长久会为人们所尊敬,因为我用我心灵的竖琴拨动了善良的人们的心弦,我歌颂过自由,在我那个严酷的时代,我为倒下的人们呼吁要有所慰藉。”这一席话,不管引自普希金哪篇文章,或者甚至是否是普希金所言,其实都无关紧要,关键是这诗中寄托了一份对自由的向往、热爱、追求与竭力。温家宝先生在此吟诵,可谓寓意深远!
(博讯 boxun.com)
纵观温家宝总理近年来在多种场合发表的讲话,可以看到他对自由的向往不是在普希金旧址才生发出的感想,而是由来已久的追求。普希金旧址的吟诵只是温家宝先生对现代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尊严、公平、正义等等普世价值认同、宣讲的一部分。温家宝总理在这几年中借用各种场合看似零碎实则系统地对现代文明价值理念进行了阐发,值得我们温习铭记。
其一、为民主、自由、人权正名,公开宣示这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与共同创造的成果。早在2007年02月26日,温家宝总理就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中说:“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其二、强调“法治天下”,倡导依法治国。2008年5月4日,温家宝前往中国政法大学与师生共同纪念“五四青年节”时说:“‘法治天下’就是法比天大。我把它演绎一下:法大于天,法治天下。这是很形象的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抓住了法治精神的核心。这就是:第一,宪法和法律的尊严高于一切。第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一切组织和机构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第四,立法要发扬民主,法律要在群众中宣传普及。第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有法不依,不如无法。”
其三、强调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2010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0年春节团拜会。温家宝发表新年致辞说:“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上好学。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其四、重提“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2010年2月27日,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时,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在被网友问及治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三公消费现象时,温家宝说:“‘必须管得住’。最根本的是两条,第一条就是公开透明,就要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支出都进入预算,而且公开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第二条就是民主监督。我曾经引过在建国前毛泽东主席和黄炎培先生说过的一段话解决‘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律问题,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
其五、亮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大旗。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时说:“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其六、力倡“政治改革”在2010年短短两个月中近十次公开演讲呼吁政治改革。2010年8月21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温家宝说:“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全面而持久地推进改革,才能建成完善、成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要从制度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的问题,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坚决惩治贪污腐败;要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特别是要保障司法公正,重视保护和帮助弱势群体,使人们在生活中有安全感,对国家的发展有信心。”
其七、明确提出“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2011年3月14日,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认为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协调推进,这是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不会是亘古不变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险。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其八、倡导“鼓励自由探索,提倡学术争鸣”。2011年6月28日,温家宝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演讲时说: “我们要创造更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更加自由的学术氛围,让人民追求真理、崇尚理性、尊重科学,探索自然的奥秘、社会的法则和人生的真谛。做学问、搞科研,尤其需要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因为有了充分的学术自由,像牛顿这样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伟大影响的科学家,才能够思潮奔腾、才华迸发,敢于思考前人从未思考过的问题,敢于踏进前人从未涉足的领域。不久前,我同中国科学家交流时提出,要大力营造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鼓励自由探索,提倡学术争鸣。”
等等温家宝先生的言说,虽然看似很零散,但却共同在宣讲着对普世价值的认同,注释着对现代人类文明价值的不息追求。
对于温家宝先生对现代文明价值的宣讲,近年来民间出现不同解读,但不管解读如何,有几个事实我们是无可争辩的。其一、这些价值的宣讲,使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平等、政改等等长期以来被顽固极左权贵势力敏感化、污名化的概念去污、脱敏,为学界探讨中国未来路径提供援引文明世界已有成果的合法空间,使极左打压现代民主人权宪政追求人士的魔爪有所收敛;其二、给那些挣扎在底层的弱势人群的维权以激励提振,使他们能高扬起“公平、正义比阳光还要有光辉”的大旗,消除心灵的恐惧,奋勇抗争;其三、警醒、激活、凝聚体制内改革力量。
对于温家宝先生的一再宣示与呼吁,中国社会现实却依然故旧的严酷事实,一些人提出了诸多批评、质疑,以致认为这一切宣示成了“作秀”。我们的确无可否认中国的现实远远没有如温家宝先生所倡导的一样去改善,甚至许多方面还逆温家宝先生倡导之意狂奔,我想这只能说是中国现实的残酷,而不能作为否定倡导意义的凭据。试想如果没有温家宝先生在那里呼吁倡导,中国社会的现实那又会到怎样不堪设想的地步?所以,现实的严酷正说明倡导的必要与重要,只能说明倡导得还不够,而不是证明相反。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中国社会发生着一种极其吊诡的现象,权力集团中居然有公然出来反对温家宝宣讲的价值,将他视为普世价值派体制内的代表,而这种公开批判一国在职总理的文章居然可以长期高挂于国内公开网站。还有民间,一批支持呼应温家宝讲话的学者与维权人士,却纷纷被禁止出国、禁止出门、禁止座谈,甚至被投入监狱,而那些骂温家宝先生“作秀”的人却可以自由自在,出国无阻,讲学无禁,著书放行。
从对待温家宝先生讲话而出现的如此怪异现象,让人不得不想到中国顽固保守权贵势力的强大,从而认清他们究竟在支持什么,在反对什么。由此我们可以想见温家宝先生的孤独,也由此我们更应体会这种倡导的悲壮与高贵!正是如此,那“我用我心灵的竖琴拨动了善良的人们的心弦,我歌颂过自由,在我那个严酷的时代,我为倒下的人们呼吁要有所慰藉”的吟诵才如此震撼人心!
历史给了我们太多的教训,想当年胡耀邦、赵紫阳、习仲勋中共改革“三巨头”在台上,也曾面临类似官场排斥与民间不解、甚至非议,而过后我们却发现他们是何极珍贵!我们痛惜当年没有能及时对那些在夹缝中改革努力做出支持与呼应,而错失了中华民族步入文明的历史机遇,竟致这么多年来民族无可挽回的灾难。
当然让人欣慰的是,在沉沉暗夜之中,我们仰望星空,在发现多少星光远隐之际,却慢慢看到了东方的晨曦,我们坚信黎明已经到来,那些暗夜的孤旅将有朝阳陪伴。渐渐我听到温家宝先生的讲话已经不是空谷绝响,我看到了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权为民赋”的演讲,听到张春贤第三次改革就是“还权于民”的直白,也注意到了汪洋近日“维权就是维稳”的宣示,当然“民主是个好东西”也日渐成为官员中重拾的话语。这些宣示与讲话,虽然依然在体制内处于弱势,面对强大顽固势力这还远不是主流,但我看到温家宝已经不再那么孤独,相信历史终将为更多的人所认清,那些反映时代发展需要,顺应民心,符合历史的价值追求必将“长久会为人们所尊敬”!
那就让更多的人“用心灵的竖琴拨动善良人们的心弦吧!”
2011年11月30日
首发《零八宪章》论坛
(博讯 boxun.com) 677092038
[发表评论] [查阅评论]
(不必注册笔名,但不注册笔名和新注册笔名的发言需要审核,请耐心等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