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陆新闻
]
中国连续两天召见韩国、朝鲜大使
(
博讯北京时间2010年12月21日
转载
)
(朝鲜日报) 本月18日,中国政府把韩国驻中国大使柳佑益和北韩驻中国大使池在龙同时召集到外交部,要求两国在延坪岛事件上保持冷静克制。这是继前一天之后,连续两天召见双方大使。据悉,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志军在召见时强调,无论如何都要避免发生武力冲突。
中国外交部当天从凌晨开始一直忙碌到深夜。发言人姜瑜当地时间凌晨3时左右就在外交部官网上发表评论,就韩军延坪岛海上炮击训练表示反对。
评论为问答形式,就“当前韩半岛再度出现紧张态势,中方对此持何立场和主张?”一问,姜瑜说:“如果朝鲜半岛发生流血冲突,首先遭殃的是半岛双方人民,也势必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殃及周边国家。对于任何可能导致事态恶化升级、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中方都坚决反对,毫不含糊。”
(博讯 boxun.com)
当天下午晚些时候,张志军又亲自出场。他在官网上发表反对演习的声明后,又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重申了中国的立场。内容虽然和姜瑜凌晨发表的评论相似,但表达方式更加强烈。
他用“千钧一发”一词形容了目前的韩半岛局势,并说:“如果韩半岛发生流血事态,将出现南北同胞手足相残的民族悲剧。”他还详细谈到了延坪岛炮击挑衅事件后,中国在外交上做出的努力,如,中国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戴秉国作为胡锦涛主席的特使访问南北韩,和双方首脑会晤,叮嘱保持冷静和克制等。
他最后呼吁南北双方“冷静冷静再冷静,克制克制再克制”,主张按中国提议举行六方会谈团长紧急磋商。
最后,陪同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巴基斯坦的中国外长杨洁篪更为直接地表明了反对韩国海军实施海上射击演习的态度。18日晚,杨洁篪在巴基斯坦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说:“(半岛双方)切勿采取任何导致局势进一步紧张升级的举动”。
在此之前,中国外交部在17日下午同时召见韩国驻中大使和北韩驻中大使,敦促双方冷静克制。据悉,中国外交部事前向两位大使说明了会同时召见另一方大使。
北京外交界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的外交已经从延坪岛事件以来一味偏袒北韩的守势转变为“攻势”。北京外交界消息人士说:“中国这些举动是要积累名分,要对外展示中国在解决这一事件的过程中没有袖手旁观。”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中方强烈呼吁朝鲜半岛双方以维护和平稳定为重
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 外交部凌晨答问
武大伟与日方代表就朝鲜半岛局势举行会谈
北京为何甘被北韩(朝鲜)挟持?/张华
吴邦国与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长举行会谈
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以特使身份访朝鲜
官方媒体:北韩(朝鲜)是中国一级利益国家
博讯独家快讯:戴秉国的幕僚透露胡锦涛独挺朝鲜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长崔泰福下周访华
朝鲜炮击韩国,美国立即决定航母进入黄海,中方继续支持流氓北韩,美国将取消胡锦涛访美/博讯独家
只有中国、朝鲜和贝宁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
朝鲜总理突然访华参观东北 内幕曝光
亚运会男足小组赛:中国队逆转对手日本朝鲜出线
习近平讲话自惹麻烦:北朝鲜人怎么看“抗美援朝”?
鸭绿江上发现56具朝鲜人浮尸,死者均为枪击致死
(图)
朝鲜劳动党代表会议有一个最大亮点!
应邀请 周永康将出访朝鲜
胡锦涛:愿同朝鲜新领导集体加强两国合作
胡锦涛电贺金正日被推举为朝鲜最高统帅
不得不说,朝鲜真不要脸
揭穿朝鲜所谓免费医疗的天大笑话
唾弃朝鲜,我们会失去什么?
如果韩国一夜之间干掉朝鲜,我鼓掌庆贺/周丕东
只能这样比喻,金氏三代的朝鲜
站在朝鲜强盛的门槛上,小金真牛
东西邻国 朝鲜不丹
别跟朝鲜人民装外国人
朝鲜射杀中国居民是对中国的公然挑衅
一个中国朝鲜族民族主义者的告白
关于朝鲜的话题
朝鲜与中国:个性相同的好兄弟/图格
陶宗令:南韩遇朝鲜 秀才碰到兵
(图)
朝鲜半岛准战争态势分析/刘水
中国管不好朝鲜,就让美国来/林保华
移民美国或朝鲜的区别?
看朝鲜的黑色幽默
朝鲜韩国炮战中,专家和媒体又一次忽悠了大家/流星雨
泛谈朝鲜半岛的“多事之秋”/淳于雁
有感于新华社吹捧朝鲜儿童的幸福
还要对北韩(朝鲜)姑息多久?/殷惠敏
中国是朝鲜的坚强后盾/林保华
朝鲜发难,北京得益/卢峰
舟至洋:中国在朝鲜半岛的中盘错误
朝鲜延坪炮战的真正动机/桑普
朝鲜外交从来就不按常理出牌
朝鲜越闹,中国越笑
中国援朝战争及其对朝鲜人民造成的后果/艾自由
请中国政府不要再支持和支援北朝鲜/在日华人朱荣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