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占卜”明年中国经济:房价难跌
(博讯北京时间2010年12月08日 转载)
来源:中评社
(博讯 boxun.com)
GDP有望“冲十”,通胀则控制在3.3%,房价或报复性反弹,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明年经济运行的提前预测。记者综合各方专家观点认为,实现以上几个目标,难度不小,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中国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
据国际金融报消息,12月7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指出,2010年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前高后低”的局面,预计今年GDP增长速度将达到9.9%的高位,明年预计可达10%左右。同时称,流动性过剩是造成通胀压力的主要因素,今年CPI上涨3.2%,明年预期将达到3.3%。而《蓝皮书》对房价走向仍不确定,给出两个可能,要么报复性反弹,要么平盘整理。
GDP或“冲十”
难点:“紧”货币管“宽”财政
尽管增长并非明年的主要任务,但中国社科院的《蓝皮书》还是习惯性将GDP放在了开篇。
《蓝皮书》认为,中国今年全年的GDP增速将达9.9%,这一成绩使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蓝皮书》指出,明年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经济增长速度将与2010年增长速度基本持平,GDP增长率预计可达10%左右。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国家已经定调明年宏观调控方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紧”货币如何管“宽”财政,难点就在如何掌握这个度。
“明年国内的经济形势还是比较好的。”宋颂兴认为,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阶段,但不会出现日本等国家在调结构中出现的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情况,因为中国经济体量大且多样化。同时,宋颂兴强调,中国GDP增长保持在8%就足够,不要过度追求GDP增速,而要看重质量。
不过,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则表示,“明年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多种矛盾日益突出。”崔新生指出,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偿债风险的加大,一定程度上对国内经济产生下行压力,仍需较长时间的调整期。
但两位专家均认为,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中国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宋颂兴就指出,美国第三次量化宽松如果出台,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增加很多不确定因素。
CPI或达3.3%
难点:农产品供需矛盾
值得高度关注的是,中国通胀压力在加剧。《蓝皮书》指出,今年CPI在逐季上升,第一季度只有2.2%,第二季度上升到2.9%,第三季度上升到3.5%。
宋颂兴认为,CPI逐季上升是受到了输入性通胀的影响。同时,也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抓住合适的度,造成货币供给、流动性较大。此外,消费品价格、工业品价格等推高了CPI增速。
《蓝皮书》预测,今年全年CPI上涨3.2%,而明年预期将达到3.3%。虽然PPI还不高,但也存在上升的压力。而且,流动性过剩问题并没有解决,仅今年的新增贷款就可能突破7.5万亿元的预期目标。在今后几年,流动性过剩始终是造成通胀压力的主要因素。
“中国社科院预期明年CPI达到3.3%,这可以说是比较保守。农产品、日用品等价格的飞速上涨,导致百姓深切感受到的通胀压力远远超出这一数据。”崔新生认为,明天CPI增速将远高于3.3%。
宋颂兴则指出,不能只是强调流动性过剩原因,这样就掩盖了通胀本质。事实上,通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造成,中国农业发展薄弱、农副产品等消费品价格的上升更大程度上加剧了通胀压力。“管控通胀,首先要解决农副产品的供需结构矛盾;另外,加强流通渠道的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宋颂兴认为。
房价难跌
难点:督促落实现有政策
今年是中国房地产的调控之年。《蓝皮书》预计,房价涨幅将从去年的25%左右,下降到15%左右。展望明年,蓝皮书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出现报复性增长,涨幅可能达到20%至25%。另一种可能是略有下降或者温和上涨。
“今年房价涨幅不会超过10%,明年房价预计呈现高位盘整现象。”上海易居中国研究院综合部部长杨红旭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中国社科院预计的今年房价15%的涨幅,明显是偏高了。
而宋颂兴指出,房价涨幅虽然从去年的25%左右下降到今年的15%,但对于百姓来说没有明显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15%是在更高价格上的下调,绝对量上是不低的。
对于如何更好地调控房价,宋颂兴认为,非市场化手段只在短期内有效果。而长期来看,“调控房价,还是要从增加有效供需、合理消费、打击炒房等方面下手,其中有效供给要以商品房有效供给为主,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为辅。”
崔新生则是痛斥招拍挂制度的不合理性,这无疑在为高地价和高房价推波助澜。他表示,城市房地产开发用地,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开发用地越供越少,价格也越拍越高。“现行的土地招拍挂方式亟待改进”。
杨红旭认为,本轮调控政策中最重要的“限购”和“限贷”,具有一定的“后发效应”。只要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严格落实,调控肯定能见效。中央应督促地方和银行将新政落实到位,建立问责制。而如果真的难以抑制房价大涨之势,接下来就该房产税“出场”了。
_(网文转载)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高房价催生“蛋形蜗居”突然消失 (图) 深圳房价数据打架 国家与地方统计均价差6千元 深圳房价数据打架 国家与地方统计均价差6000元 住建部:房价波动影响稳定 调控难度前所未有 李稻葵:中国经济像十六岁的姚明 房价已到头 任志强称限购令预示房价仍会涨 广州10月房价达15072元/平方米 同比暴涨49.6%(图) 兰州控制房价过快上涨 居民限购2套住房 10月份北京房价继续上涨 河北涿州户口冻结房价大涨据称将划入北京 新政后南京楼市火爆依旧 开发商称房价必涨(图) 视频:反日游行蔓延到中等城市 要多党制、反高房价(图) 玉门之殇: 资源枯竭城市写真 房价全国最低(图) 任志强:限购令难遏制房价 不买房就是傻瓜(图) 北京9月房价同比涨11.4% 三亚涨50%居首位 中国房产学会会长建议用高房价控制北京人口 韩正:上海房价太高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图) 官媒评出8个最该降房价城市 三亚济南居首 统计局改革房价统计方法 开发商不再自行报房价 清朝房价:普通人一年收入够买一套房 不除高房价 流民满京城/韩令国 执行力决定新一轮房价调控效果 末日博士:房价下跌将在全球引爆空前灾难 房价只涨不跌?那必须只是传说 拆迁成本抬高房价是政府和权贵编造的大谬论 “拆迁成本逼高房价”是本末倒置/曹盛洁 房价不跌 这个经济假设让人不禁寒颤 徐经胜:房价还在上涨调控仍需努力 任志强:别用土地闲置掩盖房价上涨真相 叶檀:如果房贷政策不变 房价基本触底 “一半房子会被拆除”是在暗示高房价 牛刀:中国房价结构性泡沫正在破灭 对万亿灰色收入暗撑高房价要有对策 中国政府可以控粮价不敢控房价 房价后调控时代走势 中国社会将公开分阶层 金岩石:房价五年翻番 中共城市沙漠化 遏制房价 根本在于房价上涨速度/陈宝存 耶鲁教授:房价跌10%是政府能忍受的极限 高房价带给中国扭曲的价值观 /刘光宇 高高的房价 房奴觉醒/陈兵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