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评论
] 页面有问题?请点击打印板-》
打印版
[
推荐此文给朋友
]
[
博讯主页
]->[
大陆新闻
]
三峡移民想回家
(图)
(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9日
转载
)
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翌年8月,国务院颁布《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确定了移民安置、安置区及淹没区管理、移民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扶持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当代由政府主导的、最大规模的移民工程随之启动。
据统计,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1500多家企业,以及3400 多万平方米的房屋。截止2008年底,政府组织和自主外迁的移民共计19.7万人。
“三峡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涉及范围广,移民数量大,持续时间长,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务院三峡办移民安置规划司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做了这样的表述。这次大规模移民,对于减载人口、缓解环境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像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大规模移民一样,搬迁的车轮滚动,只意味着第一步的迈出。外迁移民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与被吸纳的过程。其中有一些人,因无法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选择回到接近故土的地方,被称为移民的“返流”现象。“返流”的增多,伴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三峡“返流”人口有多少,目前尚无统计。以《中国新闻周刊》的调查可知,“返流”绝非个别现象。正如三峡移民问题专家雷亨顺所言,对这一问题,必须正视并研究解决之道。
移民“返流”提出的是复杂的课题,既说明政策上有尚须跟进和完善之处,也表明外迁移民与迁出地之间需要更积极的融合。
三峡工程,显露出的是中国人利用自然的魄力和智慧,以此魄力和智慧,应该可以很好地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
...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
搜索功能
):
部分三峡外迁移民无法适应新环境 已出现返乡潮
(图)
还要再花3000亿:三峡成了“钓鱼工程”
洞庭湖濒临“后三峡”枯水危机 千年水源近殆尽
(图)
三峡蓄水致尴尬局面:上游地质灾情、下游旱情
三峡水库蓄水导致三峡库区地灾风险加剧
钱钢:三峡蓄水猛 华中大旱凶
(图)
开始严打?三峡论坛宜昌版如此规定
三峡蓄水并非江中下游干旱主因 有利枯水季节
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船闸运行顺利
(图)
三峡蓄水酿生态灾难:投120亿治理情况未见改善
三峡大坝蓄水:江湖失调控长江下游水位至23年最低点
三峡大坝引发地质险情 惊动国土部
宜昌市三峡坝区法院门前有人绝食抗议
(图)
三峡大坝坝下航道水位下降
三峡工程蓄水接近100亿立方米
三峡水库新增库容 四川发生两次3.0级以上地震
三峡库区最后一座危桥成功爆破拆除
(图)
德国化工巨头项目落户三峡库区
三峡工程最终投资预计不超过1800亿元
苍天落泪-------三峡实验水库移民的跪地哭诉
八百高阳三峡移民给总理的求救信
红线错误? 三峡移民的新居要被再淹一次
从格伦峡谷大坝的故事 看三峡大坝
金刀:为了三峡“六万一千个阶级弟兄”
吴希:三峡工程的「国家机密」
农民揭发三峡工程腐败被扣泄露机密罪
三峡总公司:三峡致重庆气候异常说法没根据
(图)
三峡工程让重庆更脆弱?
解决三峡工程遗留问题还任重道远/鲁家果
司马平邦:德国人敢在三峡头顶建巨型化工厂?
三峡工程会否是多米诺骨牌坍塌的第一张/何必
刘晓竹:从三峡大坝到共产大厦
三峡大坝成旅游热点,各方蜂拥抢食,反垄断纷争
(图)
陈破空:三峡大坝,再起争端
长江发生百年不遇的枯水 是三峡大坝“拦”出来?
三峡告别之旅引出的思考与忧虑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三峡/赵世龙
再谈重庆旱灾和三峡工程的关系—大型水库对降水的影响
疯子和傻子:重庆人感谢三峡天然大空调
张汉费:三峡工程的危害
马平:三峡将永远记住你为它做过的一切
李锐为《三峡忧思录》一书写的序言
三峡工程:功在当代 罪在千秋
三峡之谜:为何领导人不出席庆祝典礼?/林保华
三峡工程暴露出独裁者的三瞎/万生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联系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博讯是畅所欲言的场所、所有文章均不一定代表博讯立场
声明:博讯由编辑、义务留学生、学者维护,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另外,欢迎其他媒体 转载博讯文章,为尊重作者的辛勤劳动以及所承担风险,尊重博讯广大义务人士的奉献,请转载时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