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连载《秘录》 盛赞邓小平有远见
(博讯2007年2月15日 转载)
在邓小平逝世十周年(2月19日)来临之际,日本《产经新闻》从14日刊登《邓小平秘录》序言,揭开预定15日开始连载的这位中国已故领导人秘录的序幕,这家报社将把秘录分成六部分进行连载。
(博讯 boxun.com)
香港《文汇报》报道,序言简述邓小平的生平指出,他从十六岁前往法国留学后未曾再踏进四川省广安的老家,家人之中,也只有三女邓榕在1989年才初次访问老家。邓小平讨厌个人崇拜,批评为出生地图利的作法。
文中盛赞邓小平富有远见,形容他是富有构想能力的现实主义者,改革开放初期在深圳等地设立四个经济特区,作为市场经济的实验场,并对香港制度提出维持现状的“一国两制”,成功恢复对香港的主权,并作为呼吁两岸统一的武器。
邓小平离开人世将满十周年(2月19日),对于这位世纪伟人的十周年冥诞,邓小平三位女儿邓林、邓楠、邓榕透露,十周年当天,邓家众子女将在母亲卓琳带领下,用鲜花花瓣洒遍整个院子,以这种简单而独特的方式,来纪念邓小平。邓家的这种家祭方式从邓小平冥诞一周年时就开始了,至今已持续十年。
邓小平大女儿邓林说,父亲生前特别喜欢花草树木,无论家居京城还是外地,都会在院里院外栽满各式各样的花卉。在他晚年一直居住的院子里,更是常年鲜花盛开、草木繁茂。“而且,对任何花草树木他都喜欢,几乎没有什么偏爱。花开的时候,见到什么花都要上去闻一闻,乐在其中。”
邓林说:“父亲的每年忌日,母亲都会带着我们在院子里洒鲜花,为的就是让父亲闻着花香‘回家’看看……”她相信,虽然父亲离开她们已近十年,但只要一闻到花香,就会知道家里人在想他。
与邓小平一样沉默寡言的邓林透露,正因为父亲酷爱花草树木,从小就喜欢画画的她也深受影响,后来所形成的风格就是花鸟国画。她告诉记者,父亲去世后,她为父亲画了很多不同版本的国梅,“他喜欢梅花,更喜欢梅花的个性。所以每当我画梅花的时候,心里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这是为父亲画的。”
邓小平次女邓楠如今已是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官居正部级。这位从小就是邓家“小管家”的女部长,对纪念父亲冥诞的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说:“忌日采用什么方式来纪念父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直活在我们心里,我们经常都会想起他。我们一直用心来纪念他,这就是最好的方式。”
而邓小平晚年时候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小女儿邓榕(毛毛),如今提起父亲,思念之情依然溢满双眼。她说,她对父亲的怀念不会因为时间长了而减弱和变淡;“这种怀念是永恒的,化解不开的。爸爸离开我们已有十年了,但这种思绪随时随地还在伴随着我。今年是他离开我们十周年纪念日,我对他的怀念更浓烈。”
邓榕曾经这样描述自己对父亲的感情:“如果问我们生活中有哪一部分能够剥离出来跟父亲没关,我可以告诉你,没有,不可能!”
星岛环球网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邓小平逝世十年】两个妻子与一个情人(图) 邓小平去世十年中国官方保持低调 邓小平去世十周年 北京高层低调静默(图) 十年前 一组数字传出邓小平逝世消息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的两封信 邓小平家乡:四川广安发生大规模警民冲突 骄横陈良宇曾强闯邓小平住处吵闹 邓小平两女吊唁王光美 王维洛:从三峡移民达123万看邓小平上当受骗 《邓小平文选》简介(图) 邓小平生前曾遭遇7次暗杀 江泽民重出江湖纯属无稽之谈:邓小平都无法做到(图) 周瑞金(皇甫平)搬出邓小平向中共最高层施压 黄琦: 华夏时报总裁是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 光明日报刊登邓小平关于“文革”的论述. 政协委员建议人民币增加孙中山、邓小平头像 政协委员建议人民币增加孙中山和邓小平头像 邓力群回忆录:当面拒绝邓小平 金正日访问广州大塞车 阵势超过邓小平南巡(图) 从几起重大的政治事件看邓小平的屠夫本色及两面派性格 陈永苗:邓小平百年祭 王德邦:超越邓小平,还是回到毛泽东?——中国的十字路口 邓小平知道,自己对中国人民犯了罪 邓小平的名言缺乏真理价值/拔剑白云天 邓小平挥泪斩杨家将,江泽民忍痛散上海帮/冼岩 比较毛泽东与邓小平时代 邓小平、江泽民该不该拿稿费?/秦岗 邓小平的本质及其深远的流毒/曾节明 刘晓竹:从邓小平远见到胡锦涛无能 崇义:邓小平“功”不补过 中共新领导集体不可回避的政治使命:修正邓小平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的思想/老笨牛 焦国标:邓小平两句话误国三十年 柳萌:魏京生为什么反对邓小平? 学者:胡锦涛继续奉行邓小平理念 作家柳萌:邓小平是反右运动的特大刽子手! 一个共产党员对邓小平,华国锋,江青的反覆认识 邓小平言六四:我们还没动用空军呐/幻影 曾宁:邓小平的"伟大"成就—"无产阶级专政"变"利益集团专政" 牟传珩:求效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的“合二为一”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