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逝世北京料将高度戒备 请看博讯热点:赵紫阳逝世
(博讯2005年1月17日)
(中央社记者卢健辉香港十七日电)香港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表示,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逝世,预计北京会在未来数天在天安门广场等地加强戒备,慎防爆发如「八九民运」重大政治事件。
信息中心负责人卢四清接受中央社访问时说,赵紫阳逝世后,北京当局高度紧张,为了慎防爆发像一九八九年大批学生及民众悼念逝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胡耀邦事件,未来数天,相信北京当局会加派公安在各区驻守,包括天安门广场、北京医院(赵紫阳入住的医院)及北京福强胡同一号(赵紫阳的屋所)等。
卢四清指出,赵紫阳的逝世,将会引来很多爱戴他的民众和大学生悼念他,所以当局会加强戒备。 (博讯 boxun.com)
不过,卢四清认为,近一代的中国大学生不像十多年前的大学生,相信不会有大批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悼念赵紫阳,因为近一代的大学生比较关心自己的前途及工作,不像十多年前的大学生关心国家及社会前途。所以近一代的大学生发动抗议示威的机率会比较低。
卢四清说,北京当局仍会加强戒备,有备无患。
赵紫阳长期患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多种疾病,多次住院治疗,近日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一月十七日早上七时零一分在北京病逝,享年八十五岁。
学者认为赵紫阳病逝不影响中国政局
(中央社记者卢健辉香港十七日电)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今天逝世,事件引起各方关注,香港多位时事评论员及学者认为,赵紫阳逝世,对中国政局影响不大;但也有学者认为,赵紫阳病逝可能会触发部份知识分子要求平反六四及重新评定赵紫阳的历史地位。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接受媒体访问时首先对赵紫阳病逝感到可惜。但他相信,「赵紫阳的死对现在中国政局影响不大,因为赵紫阳已淡出政坛超过十五年,目前政治气氛及社会形态也与八十年代不同,但是否引发一些突发事故,仍要视乎官方对赵紫阳的评价,如何回应民间的悼念活动及政治诉求等」。
香港公开大学人民社会科学院副教授苏维初也说,现在中国社会不像八十年代,目前政局稳定,相信赵紫阳逝世引起的社会动荡会减少。
苏维初认为,赵紫阳代表共产党改革派主流看法,相信他会受到历史的肯定,但认为唯一不足的地方,是他未能充份与已故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合作,以及改革派在行动方面过急,以致最后被推倒。
城市大学政治学讲座教授郑宇硕表示,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病逝,对中国的政治形势不会有大影响,因为目前政治架构已相当稳定,不存在不同阵营的激烈政治角力。
郑宇硕认为,赵紫阳对中国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起著重大贡献,容许中国学习社会主义的长处。他指出,赵紫阳又以同情态度对待「六四事件」时的绝食学生,因此赢得知识分子的支持。
不过,郑宇硕说,赵紫阳病逝可能会触发部份知识分子要求平反六四及重新评定赵紫阳的历史地位。
赵紫阳长期患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多种疾病,多次住院治疗,近日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一月十七日早上七时零一分在北京病逝,享年八十五岁。
(博讯 boxun.com)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赵紫阳病逝CNN在中国一度被断讯 蒋彦永关注赵紫阳消息 赵紫阳病逝 台湾:密切关注中国情势 赵紫阳辞世 王丹、吾尔开希同表哀悼(图) 徐水良《网路文摘》社论:沉痛悼念赵紫阳先生 《赵紫阳与中国改革》编委会:痛悼紫阳,呼唤良心 赵紫阳老部下非常怀念他 赵紫阳生平图片 最后讲话催人泪下(图)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图辑(图) BBC对赵紫阳逝世的报道(图) 新华社对赵紫阳逝世做了简短报道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逝世 赵紫阳生死和海内外媒体之言 前人大委员长万里谈赵紫阳 赵紫阳生命垂危(图) 赵紫阳病危 官方媒体封锁消息 新华社首次报道赵紫阳病重 赵紫阳情况危殆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病情严重恶化"(图) 给中共16大全体代表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恢复前总书记赵紫阳同志的人身自由 赵达功:沉痛哀悼赵紫阳逝世 林睦:中国的希望---写于赵紫阳弥留之际(图) 新丝:谨防中共对赵紫阳下毒手 林保华:炒作赵紫阳死讯有何目的? 刘宾雁:赵紫阳给中共出难题 傅国涌:赵紫阳自述与胡耀邦的关系 援赵义工小组:胡锦涛,听不听由你!——呼吁释放赵紫阳签名者留言选编 郭罗基:论赵紫阳的意义 且慢走“赵紫阳的路” 赵紫阳一怒斩刁民 刘晓波:赵紫阳对胡耀邦的愧疚(下) 阮杰:我不签名除非赵紫阳······ 刘晓波:赵紫阳对胡耀邦的愧疚(上) 高文谦:邓小平的政治局限,赵紫阳的改革悲剧 张伟国:赵紫阳的悲哀?抑或胡温的悲哀? 赵紫阳干了很多对百姓有利的事? 刘晓波:赵紫阳的六四形象 曾节明:祝赵紫阳健康长寿 任诠:无所谓——纪念赵紫阳85岁生日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