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四, 1月 13, 2022
Tuktuk,极速新闻!

加码10亿美元投融资基金 台湾助立陶宛抗中

滚动 国际 中国大陆 港澳台

坚定挺台的立陶宛近期饱受中国的经济胁迫,为协助立陶宛反制,台湾决定加码10亿美元来促进双边产业的投资,而立陶宛也计划于春季正式在台设处,深化两国的经贸关系。不过,立陶宛友台的立场近期在政坛出现分歧,台湾能否靠加码投资来阻却立陶宛内部亲中的势力和声浪,分析人士说,还有待观察,因为中国的经济胁迫力道似乎比预期中要强。

台北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大厅摆着鲜花和旗帜。(2021年11月18日)

坚定挺台的立陶宛近期饱受中国的经济胁迫,为协助立陶宛反制,台湾决定加码10亿美元来促进双边产业的投资,而立陶宛也计划于春季正式在台设处,深化两国的经贸关系。不过,立陶宛友台的立场近期在政坛出现分歧,台湾能否靠加码投资来阻却立陶宛内部亲中的势力和声浪,分析人士说,还有待观察,因为中国的经济胁迫力道似乎比预期中要强。

继1月初设立的2亿美元“中东欧投资基金”,台湾国家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龚明鑫1月11日在与立陶宛经济创新部长雅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举行的双部长视讯会谈上宣布再加码10亿美元,设立投融资基金,来发展台立两国具有合作潜力的产业与领域。未来该投融资基金所涵盖的领域,包括半导体、生命科学、生物科技、雷射、卫星技术和金融等产业,以及具备互补对接特质的产业合作。

双方还签署6项合作备忘录(MOU),并承诺未来将视需要,在基金额度用罄时考虑增资。

在半导体的具体合作上,台湾方面的国发会、经济部及科技部将成立“台欧半导体产业合作项目小组“,针对立陶宛拥有优势的雷射产业,透过学研单位与立陶宛企业进行对接。至于电动巴士及生技产业的技术合作也将提出具体进展。

12亿美元投融资基金的诱因

台湾投入总计12亿美元的投资基金深化台立经贸关系,最终目的是希望协助立陶宛力抗近期来自中国的经贸胁迫。立陶宛自从去年11月同意让台湾在立陶宛首都设立以“台湾”名义的代表处后,就饱受来自中国的报复和胁迫。

去年11月底,中国先是以此举开了“恶劣先例”为由,片面将其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降至代办级别,继之又陆续祭出政治施压和经济胁迫。

雅莫奈特于1月11日的视讯会议上证实,立陶宛近期对中国的出口受到不少阻碍,许多立国货品无端卡在中国海关,导致出口货物滞留。除了将立陶宛企业拒之门外,中国还取消中欧班列火车货运,更进一步向欧美等国的立陶宛供货商施压,要求他们切断与立陶宛企业的供应关系,否则将抵制这些欧美厂商在中国的投资。

对于立陶宛所遭受到的经济胁迫,龚明鑫在会中强调,台湾政府将积极透过直接采购、协助立陶宛增加在台湾的销售通路、引荐转移及分散市场,并和立陶宛共同研商供应链的重整,来协助立陶宛度过经济难关。

不过,中国一波波的制裁已经引发立陶宛政坛的对立和内部矛盾。原本支持设立台湾代表处的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ėda)似乎不堪压力,竟然于1月6日“认错”,称立陶宛同意以台湾之名设立的代表处是个“错误”。不过,针对瑙塞达的认错,立陶宛议会和外交部也随即反驳,并重申其支持台湾代表处的坚定立场。总统和总理、行政部门的不同调也立刻让立陶宛内部的矛盾与亲中、反中势力间的角力浮上台面。

为了协助立陶宛坚定抗中挺台,台湾拿出12亿美元的基金。但是这样的经济诱因有效吗?

中共的经济胁迫压垮立陶宛?

位于台北的淡江大学国际研究所副教授张福昌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以立陶宛一个小国来看,不畏惧中国打压,坚持发展与台湾的友好关系,的确难能可贵。但台湾投入12亿美元将对未来的台立关系产生什么样的效应,有三大观察面向,包括台湾的资金能持续多久?能否弥补中共对立陶宛的经济制裁?以及立陶宛政府是否能继续坚持立场?

位于台北的淡江大学国际研究所副教授张福昌

张福昌表示,经贸是非常现实的问题,面对立陶宛逐渐亲美友台,中国也有输不起的压力,所以,中国现在是使出了一根棍棒、一条红萝卜的两手策略,一方面向立陶宛内外施压,一方面也不放弃提供诱因,尤其近期中国所祭出的经济制裁的确给立陶宛带来巨大压力。

张福昌说:“一开始我们都认为说,立陶宛跟中国的贸易(额)数量不大,所以经济制裁打不到立陶宛,这个观察现在来看是错误的。中国的经济制裁是一波接一波,最严重的是,它对欧洲企业,比如说德国汽车工业或电动车工业、半导体工业、生技工业,这些原先要到立陶宛投资的欧洲企业。中国说,如果说这些企业到立陶宛投资,那它就要限制这些欧洲企业到中国投资,这个压力给欧洲企业是非常大的。”

由于中国是立陶宛的第13大贸易伙伴,仅占立陶宛总出口约1%,因此,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对立陶宛经贸胁迫的力道有限。不过相较于中国,台湾仅排行在立陶宛外贸伙伴的第65位。

张福昌说,在后疫情时代,欧洲为了救经济,都急于到中国去投资,因此这样的施压力道,似乎完全击中立陶宛的痛处。

立陶宛友台立场出现分歧

张福昌认为,台湾和立陶宛的经贸紧密度未来将主导两国关系的走向。目前立陶宛对外贸易的三大支柱市场,一是波罗的海三国的其他两国,包括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二为俄罗斯,三为欧盟,台湾排名在非常后面。他说,尽管台湾已加快脚步与立陶宛发展经贸,但短期之内恐难扭转立陶宛的对外贸易结构。

立陶宛政府除了受到中国抵制,还受到白俄化肥争议的冲击,使得政府信任度从去年11月一路下滑,不信任度直逼50%。美国早前已对白俄罗斯钾肥公司实施制裁,但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近期罔顾美国制裁,竟继续中转运输白俄罗斯化肥而招致批评,为此,立陶宛外长蓝斯柏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等官员于12月初还一度向总理递出辞呈,以示负责,后来获得慰留。

张福昌说,立陶宛政府在面对外部势力与内部政治角力的两难下,更难凝聚社会共识。尤其立陶宛总统跟总理意见相左,政坛也因台湾问题引发亲中和反中两派的对立,在此前提下,立陶宛政府还能力挺台多久是个大问题。

张福昌说:“如果撑得久的话,台立关系可能会有好的光景。如果说撑不下去了,立陶宛总统这一派的人得势了,逼得立陶宛政府必须把台湾代表处改为台北代表处,那对台立关系的未来发展是很不妙的。十二亿美元的投资本来就是杯水车薪,立陶宛看的是长期的发展,跟台湾能够持续上扬的话,那它的政策就会挺台湾到底,如果说不是,那它(立陶宛)一定会去思考,是不是要跟中国重温旧梦?”

张福昌表示,立陶宛政府若为了消除内部压力而改变台湾政策,对台立关系来说并不乐观。

台立深化经贸背后的隐忧

位于台北的中国文化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柏云昌也对台立12亿美元的投融资计划,不表乐观。他说,国际政治环境现实,通常国家利益才是第一考虑。按照台湾的外交惯例,只要是友好的国家,台湾都愿意投入资金提供补助、援助或投资计划,以换取外交有利的条件,不过,这样的合作基础不稳固,只要外交条件改变,所有合作将随之化为乌有。

位于台北的中国文化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柏云昌

柏云昌说:“对任何国家,只要有助长我们商业的行为或是说贸易的行为,我们去投资都是可以的,只是说,这都是建在外交有利的前提之下。当这个前提没有的时候,这些投资就好像丢在水里一样,一个就是取消,一个就是认赔杀出,从来就没有很成功的例子过。”

立陶宛政坛目前所出现的分歧也让外界质疑,要是台湾没祭出12亿美元的投融资,立陶宛的“台湾代表处”是否会不保?

对此,柏云昌认为,无论台湾释出多大善意,立陶宛政府内部还是有杂音,因为建立在政治之上的投融资,让双方关系如履薄冰,无法像民间投资一样来的有效益。

柏云昌告诉美国之音:“通常这种两国互惠的投资,如果是站在国际贸易谈判或是相互需要投资的时候,多半是希望民间企业去做,因为民间企业会挑选真正经济有力的立基点,这会真正帮助到当地老百姓或是产业。”

除了经贸关系,台湾和立陶宛一向强调,双方是共享民主自由价值的理念相近伙伴。为了强化各领域的交流合作,立陶宛也宣布将于今年春天在台正式开设办事处。

转载自 美国之音中文网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