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二, 11月 23, 2021
Tuktuk,极速新闻!

习拜峰会与美国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

滚动 推荐 国际

11月15日,美中两国元首进行了视频峰会,同时双方放宽了记者的签证限制,一名被中国限制出境超过四年的美国公民获释返美,七名中国公民也被遣返回中国。这些信号似乎预示着中美关系开始趋于缓和,但近日“华盛顿邮报”却披露拜登将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的消息,无疑给这个期待泼了一盆冷水。

11月15日,美中两国元首进行了视频峰会,同时双方放宽了记者的签证限制,一名被中国限制出境超过四年的美国公民获释返美,七名中国公民也被遣返回中国。这些信号似乎预示着中美关系开始趋于缓和,但近日“华盛顿邮报”却披露拜登将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的消息,无疑给这个期待泼了一盆冷水。

18日,拜登在白宫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会面,被记者问到是否会考虑“外交抵制”北京冬奥时,他的回答是,“我们正在考虑此事”。为什么美国要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中美峰会为何没能使双方外交关系缓和?中美关系将会走向何方?

一、美国为何要外交抵制冬奥会?

事实上,在西方国家要求抵制北京冬奥会的呼声一直很高。对维吾尔人的种族灭绝行为和对香港言论自由的打击,已经使大约180个人权组织及国会议员呼吁以冬奥会为契机,让中国承担责任。今年6月,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也曾协调美、英、德、欧盟、加拿大、意大利、捷克、瑞士、瑞典、丹麦和立陶宛共11个议会的议员,就北京冬奥展开议会行动。

今年3月,美国参议员罗姆尼在纽约时报专栏文章中主张经济和外交抵制北京奥运会,而不是“全面抵制”。罗姆尼认为,美国不应该禁止运动员参加比赛,而同时又要有意义地驳斥和谴责北京的暴行。正确的答案是:美国应该在经济和外交层面上抵制北京奥运会。

5月18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一场国会听证会中,曾呼吁美国通过外交途径抵制北京冬奥会,她批评中国侵犯人权,并称参加冬奥会的全球领导人将失去其道德权威。她说:“如果你愿意向犯下种族灭绝罪行的中国政府表示敬意,你有什么道德权威在世界任何地方再次谈论人权?”

英国国会下议院今年7月一致通过动议,对北京冬奥进行“外交抵制”。五名议员促请约翰逊落实决议,并强调此举不会影响英国运动员为奥运所作的艰苦准备。

但美国奥林匹克与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发言人凯特·哈特曼则表示:“我们认为,更有效的做法是让各国政府与中国直接就人权和地缘政治问题进行接触。”

美国抵制奥运会的行为已有先例,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联合其他国家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当时65个国家参加了对苏联举办奥运会的抵制。但1984年美国的洛杉矶奥运会也受到苏联和盟友等18个国家的抵制。

在中美首脑结束首次视讯峰会的几个小时后,罗姆尼发出推文说,“尽管中共对维吾尔人实施种族灭绝,中国仍得以主办奥运会,这是不能让人接受的。我一直主张对北京奥运会实行外交抵制。我对行政当局将对中共发出强烈信息同时不惩罚美国运动员抱有希望。”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发言人迪里夏提表示,冬奥会已被中国政府利用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企图掩盖针对维吾尔民族进行的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他呼吁美国、欧盟以及其成员国的领导人,拒绝北京冬奥的邀请。“接受北京的邀请前往中国出席冬奥会,等同变相默认和支持中国政府正在推行的种族灭绝。继续支持北京主办2022年冬奥会,是严重违背自由、民主、人权的核心价值。”

随着美国政府对“外交抵制”冬奥会作出正面回应,要否跟随响应就成了各国领袖共同面对的问题。

第二,如何看待习拜峰会?

在15日拜登和习近平举行视频峰会前,舆论就广泛传说习有意向拜登谈及北京冬奥会,甚至有可能邀请拜登出席冬奥会开幕式,但根据会后官方报告,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会谈中双方都没有涉及这一问题。

习拜峰会似乎并没有缓解双方的紧张关系,它召开的目的是什么呢?

时评人士梁京指出,很多人对本次美中之间的高峰对话能缓和美中关系,并不抱什么希望。既然如此,拜登为什么坚持努力与习直接对话呢?因为拜登若不坚持不懈地努力与习近平直接对话,会带来严重风险,而即使直接对话毫无结果,也有重大价值。也就是说,拜登努力与习直接对话,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不得不为之的选择。

梁京认为,在美中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果拜登不尽力追求与习直接对话,就会大大增加美中对抗失控的风险。这一次对话即使没有具体结果,也会对美中双方对未来的判断和策略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综上可见,中美首脑峰会的目的在于双方建立沟通渠道和管控冲突,并非为了恢复双方关系。这样说来,美国在峰会后对中国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如何看待中美关系?

清华大学退休教授孙立平说:最近中美首脑会谈,似乎为冰冷的中美关系注入一丝暖意。于是,人们又在猜测,今后中美关系会怎么走?孙立平的判断是:中美之间,对抗是战略性的,缓和是策略性的,但理性管控冲突是有意义的。孙立平指出:第一,中美之间是一种长期的终极对抗。所谓终极对抗是指,美国已经彻底检讨并放弃了1972年以来的对华政策,把中国视为终极对手,不会再有包容、妥协、放弃和演变的做法,而是采取终极对抗的思维和措施以求彻底搞垮对方。不全面冷战也不全面热战,而是在长期的博弈中发挥自己的长处消耗对手的力量直到完全拖垮对手。

其原因不完全在于老大老二之争,更在于两个国家代表的是有关人类社会的两种不同愿景。第二,这种终极对抗将会是一场持久战。在对华政策上,拜登与川普的政策萧规曹随。但两届政府的区别在于,川普做法比较急,力图在5-10年解决问题。而拜登似乎没有这个概念。拜登政府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场持久战。这种思路在目标上绝无妥协,但是在方法上主要采取竞争手段,不轻启战端,不全面决战,尽量避免直接冲突。只有在非常关键时刻才会。必要时,美国也会起身对抗。第三,持久战的形式是竞争。拜登上台后,一再强调竞争的概念,但在中国的语境中,人们没怎么注意到这个词汇的特殊性。实际上,竞争这个词很重要。可以这么说,川普的策略是冲突,拜登的策略是竞争。说得更明确点,川普的办法,是力图在冲突中直接损伤对方,哪怕是自伤八百,损对方一千,也是值得的。而拜登的竞争概念则是,首先强固自己,在力量的对比上,占据上风。当然也不放过削弱对方,但强壮自己是第一位的。其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灵活的方法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持和维护自己的相对优势地位。表现在脱钩上,川普倾向于全面脱钩,而拜登则是选择性脱钩。

孙立平指出,中美之间的对抗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按照一些专家的判断,这种对抗的烈度可能不亚于当年美苏之间的对抗。而且,由于军事技术和武器的进步,同时也由于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其间的凶险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建立最基本的信任,并在这种基本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管控冲突的有效机制,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我赞成以上孙立平教授的观点。目前,中美关系难以改善,其原因在于两国之间根本性矛盾,双方对于民主自由价值观存在根本性冲突。美国并不希望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也不放弃与中国的有限合作,但在印太地区安全、人权问题上会针锋相对。拜登与习近平举行峰会的目的并不是要取得什么共识,而是建立元首沟通渠道,避免双方在南海、台海和东海因误判而引发战争,其着眼点在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外交抵制北京奥运会就是美国的对抗政策的体现。中美关系没有走向春天,相反正在走向严酷的寒冬。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1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john chan
john chan
2 年 前

任何伪大的思想家,只要使用猪国的语言文字, 
避不开孔子和我的文字游戏.
上下5000年,
真正会文字游戏的, 唯有孔子和我。
其他的,比如 , 胡平刘小波,莫言高行健, 是真的喜欢, 不是真的会.
比如,鲁迅,是真的懂,但不敢说,不是真的会.
文字游戏的关键是自圆其说。
对或不对,需要带到小日本部落去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