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五, 10月 1, 2021
Tuktuk,极速新闻!

多维实拍:中国神秘藏香传承人 藏族人仁青德哲制香之路[图集]

滚动 中国大陆

藏族人仁青德哲,生于中国四川阿坝州,在西藏拉萨制作藏香。他是藏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藏族人仁青德哲,生于中国四川阿坝州,在西藏拉萨制作藏香。他是藏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摄影师在几天的采访拍摄过程中,了解了神秘藏香的制作技艺,更获知了仁青德哲那些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藏香,多数用于佛教祭祀活动,亦有少量家居的净晦辟邪,其制作工艺流程蕴含着藏文化的精髓。
仁青哲德作为藏香制作为数不多的传承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延续这项文化。图为正在制作藏香的仁青哲德,这是他位于西藏拉萨市区的工作室。既没有机械,也没有其他工人,只有他自己。
制作藏香的月份,仁青哲德每天都会起的很早,敬佛、念经、打坐,然后开始制香流程。
据传,藏香系公元7世纪时由藏王松赞干布的大臣吞米·桑布扎所创,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松赞干布为供奉从长安和尼泊尔请来的两尊释迦牟尼生前亲自开光的佛祖12岁和8岁等身佛像,责成大臣吞米·桑布扎研制供佛之香。吞米·桑布扎以藏医学为指导,研制出了手工水磨制香技艺,从此藏香开始各地流传。图为仁青在敬佛。
2008年藏香制作技艺被纳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仁青在制作藏香前诵经。
在西藏,现代藏香已经告别了纯手工生产,部分工序使用机器来完成。但仁青还坚持以纯手工来完成制香的过程。图为在制作藏香前,仁青打坐。
仁青制作藏香的原料。制作藏香需要38种药材:麝香、藏寇、垫型蒿、草木犀、藏红花、檀香木、沉香、甘松、红耳鼠兔(石头上的阴面生长的一种黑色植物)、琥珀、长松萝、手掌参(粘和作用)大籽蒿等。
这些药材有的用铜器来研磨,而有的则一定要用石臼捣碎。图为仁青正在用石臼来粉碎药材。
研磨药材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仁青哲德通常盘腿坐在棉垫子上,一干就是大半天。
仁青哲德在研磨藏红花。
研磨成粉末状的藏香原料。
复杂的工艺、繁琐的制作流程、精细的勾兑对比、细微的原料选材,这是藏香不同于其他香的显著特点。图为制作藏香的工具。
仁青哲德每次磨药时,都会专注地想象着面前有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正等着磨药救命一样……藏香医疗养生的作用也正代代相传,发挥着神秘的力量。
由于仁青哲德的师傅传授的藏香制作方法必须纯手工完成,所需工具也都是最传统,最简单的。仁青将牦牛角一端开孔,这是制作藏香最后所需的成型工具。
仁青在用牦牛角制作藏香成型的工具。
38种药材,每一种都必须经过仁青哲德的双手研、磨、捣、筛,并按照不同的配方,不同的疗效,用熬制的药水揉和成团,然后进行发酵。
最后用牦牛角制作而成的简单工具,纯粹地靠手指的力量挤压而成。
仁青将挤压出的藏香均匀的摆放在板子上,自然阴干。
刚刚制作出来的藏香和已经干了的藏香。这就是制作藏香的基本过程。然而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前期的原料准备却是一项大工程。
为准备原料,仁青一大早便来到拉萨的传统市场选购制香所需的蜜蜡。“冲赛康”是拉萨本土最古老的集市,也是最古老的古玩市场,蜜蜡、天珠、绿松石、红珊瑚等珠宝是这里的走俏货。
在“冲赛康”市场,仁青认真挑选制作藏香用的蜜蜡。
挑选完蜜蜡,仁青和卖珠宝的朋友来到一家藏族茶馆喝茶。西藏人偏爱茶馆,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每天都坐满了茶客,有些茶客一呆就是一天。
仁青一边喝茶,一边打量朋友身上的珠宝,他们是老熟人,仁青常在他这里购买蜜蜡等珠宝用于制香。
除了蜜蜡等,制作藏香用的药材大多来自于大自然。仁青隔段时间就会去各地野外采药。而在采药之行前,仁青选了一个周三去到西藏扎基寺祈求采药之行平安。扎基寺是全西藏唯一的一座财神庙,按藏族人的说法,每周一拜财神,周三保平安,周五求健康。寺庙虽小,但香火十分鼎盛。
此次的采药之行,仁青选择去拉萨附近的山里。他包里准备了登山、野炊工具。院子的外墙上挂着一面铜质招牌,上面写着“拉萨仁青德哲工贸有限公司”。
在采药季节,仁青哲德的身影会出现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深山中,这也是他的师傅一再强调的部分,制作藏香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控,从采药做起。每一种药材的生长环境不同,就算采自同一座山上,阴面跟阳面的药材,疗效也不同。仁青的师傅,是一位神秘的喇嘛,曾为十世班禅制作专用藏香。
仁青找这位喇嘛学习制香技艺的过程很曲折。第一次,仁青找到他说明来意,这位喇嘛跟他说,我们互相不欠钱,你给我出去。随后,仁青讲了自己的故事:从小放羊,爸爸做很大的生意,后来破产了,自己和哥哥去卖蜂窝煤,把钱还上了,自己希望学一门手艺。他的真诚打动了喇嘛,喇嘛说,明日下午日落后来,不要让任何人看到你。
第二日,仁青到了师傅家,师傅说,仁青就是他想找的徒弟,寺庙给他安排的三个小喇嘛都不是做徒弟的最佳人选。图为仁青闻香识草,野玫瑰花瓣是制作藏香需要的。
仁青的师傅还说,“藏香不是赚钱的东西,而是帮助人的东西,因为藏香有功效,藏香可以保证你的生活,但不能用做生意的方式去经营,这辈子,你是我的关门弟子,是我的传承人,你不会饿死,但也不会成为大老板,你不会缺钱花,你可以做到吗?”仁青说可以,于是仁青成为藏香的传承人。图为仁青采到一颗植物,它的根可用入藏香。
仁青跟师傅学习了一年多,这一年都是晚上去学,不让任何人看到,师傅手把手教,师傅强调,每个药材一定要处理好。师傅提醒他去哪里找药材,山上的东南西北角度的药材功效不一样,石头,水里,温泉的药也不一样,这些都是秘方的东西。
仁青上山找寻药材,他说不同的海拔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有些稀有植物甚至需要去到海拔六七千的地方寻找。
午饭时间,仁青将采下来的花瓣小心倒在衣服上。
山下溪水旁,牛粪作燃料,仁青生火烧茶。
溪水煮沸后,仁青先敬山神。
进山采药,午饭就在山里简单凑合,仁青带的酸菜、糌粑就着茶水下肚。
糌粑是由青稞炒熟后磨成细分混合而成。食用时将糌粑中渗入少许茶,然后用手揉搓成块状,就可以吃了,它是藏族人的主食。
午饭后,仁青靠在大石边休息片刻。
仁青将采下来的花瓣封装。
西藏的气候变化无常,尤其是山里面,前脚晴天白日,后脚便下起大雨,采药遇到雨天只能中断。这只是仁青一次短途的采药之旅。
随后,仁青开启了甘南的长途采药之旅。借着去甘南采药的行程,仁青回了趟阿坝老家。村子里对面的山上是他小时候玩耍的地方。站在山上向下俯瞰,他家新盖的楼房格外引人注目。
仁青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拉萨度过,阿坝回来的次数不多。因此,老家的新楼房主要是他大哥在看着盖,他只是出钱。
新楼房建设基本完工,接下来就是装修,新房里的佛堂是最花钱,花功夫的地方。
仁青老家的厨房陈设。
仁青家的新旧院落,他家是村里第一家盖起这样现代民居的。右边的老房子快要倒了,用柱子支起来。小时候,仁青家里非常有钱,7岁至9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做生意,1980年左右,在拉萨投资73万开了拉萨牛奶公司,生意做到很大,很多亲戚都来往,庙里的僧人都把钱交给他父亲做投资。
但是后来经营不善,公司倒闭了,他父亲去了青海开金矿,公司在最忙的时候,父亲因为高血压突发去世,工人全都走了,庙里要求还钱,找到家里,当时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无法偿还债务。当时18岁的仁青,为了还钱,曾听信传说,从青海达日县到四川石渠县,徒步寻找宝藏,期间吃尽苦头。最后并没有找到宝藏,回到老家。
2002年的时候,仁青的哥哥到了拉萨的煤厂打工,于是他也到了拉萨,两个人一起送蜂窝煤,哥哥送了5年,他送了4年。仁青说那时候很多人欺负他们,因为送蜂窝煤没有钱,裤子和衣服很破,因为贫穷而被欺负。仁青说,现在看到同样骑三轮车和送蜂窝煤的贫穷的人,都想帮助他们。图为仁青和哥哥试穿家里的旧衣服,准备拍照。
在拉萨,两兄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还清债务,哥哥说,我想回家了,你想回家吗,仁青说,暂时不想回家。哥哥走的时候说,我希望你不要借钱做生意,你自己待在拉萨,我没有别的要求,好好生活就好。于是,仁青留在了拉萨,才有了后来学习制作藏香的经历。图为在四川阿坝老家,仁青的大哥摆姿势拍照。
仁青穿起以前的皮大衣,手拎皮包,让记者给他拍照。他说这是以前阿坝生意人典型的着装。在跟师傅学习藏香技艺后,仁青先后在几家藏香厂做技术工作,制作藏香,但都不尽如人意。2008年,仁青回到拉萨,带着两千块钱,开始在拉萨市城郊一个地方租了一个地方,房租一个月100元,到处去采草药,开始自己做藏香。
仁青说:“虽然我的藏香做得很认真,却不知如何推销,我到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供香,去了两三次之后,布达拉宫的喇嘛问我,这个藏香是谁做的,我说是我自己做的 ,喇嘛非常高兴,问可以卖给他吗,于是我的香就进了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图为仁青家老屋的佛堂,门口墙壁上是有着上百年历史壁画。
仁青老房子里的佛堂,镶金的柱子。仁青说,藏族人愿意将钱花在自己家的佛堂。
2011年,仁青开始自己开公司,从零开始,继续做藏香的梦想。图为在四川阿坝老家,仁青和家人在一起。

转载自 多维新闻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