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三, 9月 22, 2021
Tuktuk,极速新闻!

青海“九层妖塔”墓葬考古报告公开 骆驼印章或揭示墓主身份

滚动 中国大陆

青海省都兰县热水墓群的2018血渭一号墓,曾有“九层妖塔”之称。2018年,在盗墓事件发生后,考古人员实施了考古调查,相关报告周一(20日)在网上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写的《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考古调查报告周一发布,调查显示,考古人员在墓葬中发现大量珍贵文物,仅金银器数量就达1,207件(组),包括印章、容器、马俱、带饰等,还发现了多件铜器、铁器、漆木器,394件玉、石器以及863片纺织品残片。

据考古人员介绍,经分析遗物形制特征并结合出土木材的树木年轮,可推断2018血渭一号墓的年代约为公元8世纪中期的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统治时期(公元704年至755年)。

值得一提的是,一件刻有双峰骆驼的图像以及部分藏文的银金合金印章在该墓葬中出土,考古人员认为,有关藏文可译为“外甥阿柴王之印”。考古人员推断,墓主人或是阿柴王,其是吐蕃人对吐谷浑的称呼,故阿柴王可能就是吐谷浑王。

根据印章并结合敦煌文书《阿柴纪年》(残卷)记载,考古人员初步推定墓主人可能是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王莫贺吐浑可汗,其母正是吐蕃的公主。

除大量文物,考古人员还在墓葬中发现了殉人和殉牲坑,其中殉人因被盗洞扰乱,仅存下半身,经鉴定其年龄不超过16岁,性别未明,而殉马坑内则发现多匹年龄介乎4至6岁的公马。殉牲坑内还发现了牦牛、黄牛、绵羊等动物骨骼。此外,墓葬中还发现了葡萄籽,对了解当时的生业模式等意义非凡。

考古人员表示,地上墓园、祭祀建筑、棺床以及主墓室的斗拱装饰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特征,充分证明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重要作用,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演变过程。

转载自 多维新闻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