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一, 9月 6, 2021
Tuktuk,极速新闻!

初选案被告何桂蓝:香港政治压迫司法化 藉争取保释、轻判「希望」营造恐惧

滚动 港澳台

因为参与民主派初选案而被还柙的何桂蓝在羁押中心向外发文,指港府以「依法办事」来清洗公民社会,而法院亦会倾向以重判来顺应政权,以避免被政权藉上诉、复核等方式干预,其实是把政权对异见者的压迫正当化。而正在把政治压迫司法化的香港法院,以「充满弹性」的裁决来向香港社会传递恐惧,是对「抗争共同体」的极大伤害,《港区国安法》案件的保释足以为证。

香港因参与民主派初选而被控触犯国安法的何桂蓝(资料图片)

曾在网媒《立场新闻》当记者的何桂蓝昨(5日)在《明报》副刊以《当司法沦为政治压迫的仪式,反抗是否仍然可能?》为题撰文,指若果「司法沦陷」是指法官对政权言听计从,警、检、官全部是自己人,可以「一条龙」地将异见者直接送进监狱,并判处十年才算,那香港还远远没到这一步,因为辩方仍可据理力争,亦有法官还会斥责控方或警方证人,甚至有被控暴动、非法集结等罪名者获轻判、甚至无罪的「小胜」出现,以致好像司法和公义还有「希望」,但她质疑,这种看似有「希望」的司法制度,其实是将针对全社会的恐惧扩大,同时向被告发放「未绝望,仲有变量」的信息,而这样一套办法可能对威权政体最有利。

她指出,当法院全权掌握对人任意赶尽杀绝的权力,但又保留「放过」个别人的可能性,令被捕者的焦点从检控和羁押的正当性转向研究如何才能获取最大个人利益的诉讼策略,使自己成为个别被放过的人,足以耗尽抗争阵营绝大部分资源和个人意志。她说,最折磨人心的,从来不是恐惧,而是「希望」,因为无力感会在反复的徒劳尝试与无常的灭顶之灾中生根,直至不再有行动。

何桂蓝引述学者沙比奥(M. Shapiro)解释法院成为威权体制一部分时指出,「法院若挑战政权的不公义,会引发政权加强箝制,无法保持独立而失却正当性;但法院若迎合政权,则会在公共眼中不再独立,同样失却正当性。即使法院取得平衡,维持到自身的正当性,这份正当性却只会令威权整体更具正当性。」她指出,香港正出现相关情况,例如法院会因为忧虑其判决可以被政权无效化而顺从政权,于是会不时有「我轻判你,一阵DOJ(律政处)又复核㗎啦」,以及「一阵人大释法咪仲大镬,香港发展嘅空间又会再细咗」等考虑,出现「裁判官选择直接重判,高院上诉庭和终院选择在人大出手前先自我调节」,结果,港澳办副主任邓中华盛赞香港法院「对国安法形成了正确认识,特别在保释、陪审团,指定法官制度……较好地落实了立法原意」。

面对大部分被《港区国安法》提控者不获保释,她批评,香港法官连仅余的人权保障空间亦不善用,更令人质疑法官是在积极地迎合政权。她质疑,当法官为了保存自己而无限制地妥协时,法官想保存的司法独立早已被断送。

何又指出,现时连场国安法的审讯,其实是在营造恐惧与不确定,既消耗民间社会,又在建构政权要的叙事,从而达致改写集体记忆,彻底改造社会的政治空间。过程中,被捕人或被告之间已出现政府要你「社会性死亡」的与公众隔绝、沉默、自我推翻、背弃同侪。

她总结,今日香港法院所维护的,并非公义,而是政权的利益;法院对法律与「事实」近乎绝对的诠释权力,是来自它可以全无合理解释便将异见者收监的制度暴力。但作为普通法的基础,普罗百姓仍可发挥对法院的检验和监督,港人对审讯的行动与选择,都是在抵抗与反击政权对香港的强行扭曲。

转载自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