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稿
星期五, 10月 27, 2023
Tuktuk,极速新闻!

顾如:王毅访美 美中关系难有实质性突破

滚动 推荐 大众观点 国际 中国大陆

作为近5年到访美国的最高级别中国官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10月26日起访问美国的举动,成为外界对于美中关系持续回暖的猜想依据之一,但是……

作为近5年到访美国的最高级别中国官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10月26日起访问美国的举动,成为外界对于美中关系持续回暖的猜想依据之一,但是在俄乌战争以及以哈战争等地缘冲突局势下,中国看似想与美国升温关系的举动背后,是否隐藏着其他盘算?

美国国务院10月23日宣布王毅将访美的消息后,中国外交部也在一天后确认此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王毅外长访美期间,将同美方高层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同美各界人士友好交流,表明中方在中美关系上的原则立场和正当关切”,并希望双方“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自今年2月中国间谍气球事件令美中关系急转而下后,王毅的访美之行似乎再次对此前多位美国官员访问中国、试图缓和双方关系再添一道肯定。但也有目光对以哈争端中的中国立场以及俄乌战争中北京扮演的角色十分关注。

哈以议题合作或破产

在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突袭并遭到以色列毫不犹豫的反攻之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在与王毅会晤时将合作努力防止中东冲突扩散。但通过王毅和布林肯会晤后的声明显示,双方没有对外界关注的以哈冲突作出有结果性的讨论,王毅对记者说的多数是中方惯用的外交词句,“中美双方需要对话”、“我们更要深入对话、全面对话”、“推动双边关系止跌企稳,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轨道”等。

虽然有分析认为,一些实质性的事情将留待最高领导人宣布,王毅此次访美的目的只是为了谈判,但从上述声明内容看来,北京希望和华盛顿在大方向上稳定关系,却不一定会在诸如俄乌立场、以哈立场、台湾以及更多细节问题上做出妥协。

虽然此前北京改口最初的以哈冲突中对哈马斯的偏向,称应保护平民安全,但王毅曾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批评以色列的行为超出自卫范围,并在其后与土耳其外长的通话中强调巴勒斯坦的建国权以及“两国方案”,即按照1967年之前的巴以双方领土独立建国,这显示出中国与美国坚定支持以色列的立场相反。

相较于国际间防止中东冲突扩散的担忧,中国可能更希望从以哈冲突中获得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以及分散美国对中方的多方钳制。

美中关系维护艰难

会面布林肯后,王毅还将前往白宫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会谈,之后或可能与美国总统拜登见面。白宫透露,沙利文将向王毅提出南海、中东、以及双方军事沟通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王毅访美前一天,拜登曾会晤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并警告北京不要在南中国海争议地区攻击菲律宾的船只,“任何对菲律宾飞机、船只或武装部队的攻击都将触发我们与菲律宾的共同防御条约”。

就如北京不可能在与菲律宾的领土争论中退让,其同样也不会在与美国交锋中的诸多事件上释放妥协意愿,包括对台湾的虎视眈眈以及对俄罗斯的“无上限伙伴关系”。

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以及资金援助的力度有目共睹,已然证明白宫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事件上坚定的谴责和反对态度。本月,美国还将42个中国实体列入管制清单,原因是这些公司支持俄罗斯的军事和国防工业,包括向俄提供原产于美国的集成电路。此外,美国包括情报机构在内的多个部门都发出过警告声,认为中国在向俄罗斯提供军用设备以供俄用于针对乌克兰。

在被北京视为“囊中之物”的台湾的相关问题上,美国的发声、援助以及立法都是在拨动中国当局敏感的神经,屡次的针锋相对亦难以有所缓和。

美议员眼中的虚伪北京

根源上无法与民主自由同行的北京当局派出王毅访美,此行目的引人警惕。访问行程开启前,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麦考尔与印太小组主席金映玉发布联合声明,呼吁政府对北京咄咄逼人的声势以及可能做出的虚假承诺予以警惕。

声明中说,拜登政府在与王毅会面时“不可轻信虚假承诺”,应该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停止在印太地区的军事扩张、释放被关押的美国公民、停止出口芬太尼原药等,并希望政府在和中国官员交涉时采取更加强硬的姿态。

同时,美国众议院美国与中国共产党竞争特设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和金映玉致函海军部长,希望对能够令台湾在北京入侵时能够自我防卫的武器进行加速生产和销售。参议员鲁比奥与多名议员联名推出草案,希望针对美国对中国药品的依赖问题以及供应链导致关键药品短缺问题进行立法。参议员兰克福德受访时也表示,希望此次政府与王毅的会谈可以讨论人权问题。这次足以证明美国的议员们对于王毅的访问结果并不看好。

另一方面,无论是王毅即将与沙利文会面时谈及的内容,还是其已与布林肯会面的初步表现,也都能看出北京对于此次官员访美的预期可能只是停留在此前有多位美国官员访华的礼貌回应上,甚至是在主动营造中国友善的假象,访问成果不会有太大的期待。相较于美中关系持续升温的论调,双方的交往在不涉及极权根本利益的领域或许能够有所缓和,但在始终争锋相对的议题上,难有根本性进展。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